2015年第2期——舌尖上的春节

目 录

1、春节的来历

2、万年创建历法说

3、春节美食

4、过年吃饺子的来历与传说

5、舌尖上的狂欢

6、家家年夜饭

7、春节习俗贴春联和门神

8、春节习俗开门爆竹

9、春节习俗春节年画

10、春节习俗之“拜年”

11、春节传说“熬年守岁”

 

  中国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辞旧迎新、团圆平安、欢乐祥和的佳节。春节,除了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之外,也是一场舌尖上的狂欢。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一饮一啄,在中国被赋予了独特的内涵和意义;寻常食事,日益演变成为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体系。翻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发现中华饮食文化地方风味之众多,流派之繁杂,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美食不仅是一种味觉享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味蕾可记载行过的千山万水,舌尖可感知尝过的人生百味。

 

1、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 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 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 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 “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 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 :“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 ,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 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 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 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 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 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 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 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 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2、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 节令定准的打算。一天,他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 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 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 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万年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祖乙,对其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 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 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 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3、春节美食

  “吃”往往会成为大部分人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 桌旁,就是透着那么一股喜庆热闹劲儿,这可以算是中国民间过年的最大特点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似乎在春节这个传统佳节更加显得入情入理。舌尖迷们也来晒晒你家的新年美食吧! “北京吃不到家乡的味道。”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余宇在朋友眼中是个地道的“吃货”。北京的烤鸭、东来顺没有让他忘记家乡绍兴的“味道”。他告诉记者,最难忘那道“绍三鲜”。“各地三鲜都具地方特色,配料略有不同。鱼圆、肉圆、蛋饺,配河虾、鸡肉,怎一个‘鲜’字了得。” 大年三十晚,一锅热腾腾的绍三鲜端上桌来,雾气后浮现父亲亲切的笑容。“小时候家里过年,父亲总要烧一大锅三鲜。”余宇告诉记者,在外多求学,也曾尝试自己做三鲜,料都齐了,配方也对的,但怎么做,就是做不出那种味道,“我觉得,这应该就是家的味道吧。有这点念想也挺好的,不管在外面漂多久,总会记得回家。“终于到家过年了。”大年三十踏着年夜饭的钟点回家的陆建忠,一进门就闻到母亲包的饺子和米粿的香味。还没有洗手就抓起来塞进嘴里。“在广州就是特别想妈妈做的面食。”小陆还用微信发给记者,“年夜饭里没有妈妈包的饺子和米粿,就觉得不完整。”满满一盆饺子,一下就被“哄抢”完了。 “离开家乡,就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饺子和米粿。”可是游子的味蕾却牢牢记住了家乡浓烈的味道。

 

4、过年吃饺子的来历与传说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 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 ,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 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 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 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 盘子里单独吃。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 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 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 吉祥如意”的意思。

 

 5、舌尖上的狂欢

  春节是中国人的一个符号,除了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之外,也是一场舌尖上的狂欢。食物最能表达一个人心情,高兴的时候或者不高兴的时候,舌尖上的 味蕾承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春节能吃到的美食,有很多很多,煎炒烹炸那些就不说了,小时候吃过的冻梨,酸甜冰冷透心凉;小时候吃过的冰糖葫芦,晶莹剔透,酸甜可口;小时候吃过的爆虾片,薄薄的一片,放到油锅里瞬间长大。中国人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而春节让这种文化空前繁荣,把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舌尖上的春节是舌尖上盛开的一朵中国美食之花。

 

6、家家年夜饭

  在湖北有“无汤不成席”一说,家家年夜饭,藕汤必不可少,其貌不扬的土吊子煨出美味排骨藕汤。素有“长寿乡”之称的湖北钟祥,在那里特产的蟠龙菜 更将混搭之风登峰造极了,至今已流传了近五百年。而沔阳三蒸更是历史悠久 ,竟让张学良十里闻香九回头。

 

7、春节习俗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此外根据《玉烛宝 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 ,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 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所 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 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 总是成双成对。

 

8、春节习俗开门爆竹

  中国民春节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 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春节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 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 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 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 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9、春节习俗春节年画

  春节年画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 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 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 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 ,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 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10、春节习俗之“拜年”

  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 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 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 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 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 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 ,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 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 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 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11、春节传说“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 ,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 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 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 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 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 “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 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 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 ,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 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 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 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