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犹太裔物理学家。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读书有较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热衷于深入了解,少背咏。11岁时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对哲学发生兴趣,13岁就开始读康德的书。中学里,他喜爱上了数学课,却对其余那些脱离实际和生活的课不感兴趣。他在《自述片段》中曾说:“我的那一点零散的有关知识主要是靠自学得来的。”
考入大学后,他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把精力全部用在课外阅读和实验室里。舍弃和“刷掉了”学校里的许多课程,把精力和热忱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
爱因斯坦读书是使用“淘金式”学习法,善于深入思考,找到书中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其他都可抛弃。从事物理学研究和创造时,阅读了大量伽利略、牛顿的著作,在于当时19世纪新发现相矛盾时,他坚持批判的观点,不畏权威,抛弃了其中过时的思想,否定了“以太论”,创造了“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