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济南市图书馆于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到来之际,特向广大读者推出以“我与图书馆的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一、主题梗概 还记得那年一起在图书馆奋斗学习的小伙伴吗? 还记得借阅的那本令你终生难忘的书籍吗? 还记得读书给你生活带来的改变吗? 还记得徜徉在图书馆的快乐时光吗? 还记得那些在图书馆发生的故事吗? 本次征文主题为“我与图书馆的故事”。围绕这一主题,征文可以写在图书馆学习读书的时光及所见所闻。亦可写读书收获及学习心得,表达喜爱读书的情怀和对于图书馆的眷恋。文章须言之有物,可读性强。 二、征文要求与参赛办法: 1.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 字数1000字以上。 3. 要求文章思想健康,主题突出,内容生动,文笔流畅。 4. 提交征文须是原创,产生侵权责任自负。 5. 可提供手写稿或打印稿,稿件送至市图新馆三楼阅览室;电子版须注明“我与图书馆的故事”征文,以word格式发送至电子邮箱:jtjyb123@163.com 6. 须在作品右下角标明作者名+联系方式。 7. 本期作品征集截止到2015年6月底。 三、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比赛设个人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及优秀奖(10人),电话通知各获奖读者。济南市图书馆将对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获奖征文将在济南市图书馆网站展示。 感兴趣的读者朋友,赶快行动起来吧!写下您和图书馆之间精彩的故事,同大家一起分享美好与快乐! 咨询地点:济南市图书馆新馆三楼阅览室南区 咨询电话:81279630 济图读者交流QQ群:246718997
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济南市图书馆于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到来之际,向广大读者推出了以“我与图书馆的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征文活动已于2015年6月30日截止,得到了众多读者的支持和积极参与。经评审团评选,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10名。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现将获奖名单公示如下。
文/徐可顺(图书馆老读者,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成员)
人的一生,离不开朋友;即使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已届不惑之年的我,朋友可谓不少,除文友、笔友、旅友、室友等之外,还有一个是20岁那年认识的,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她智慧低调,虽学富五车,但从不炫耀显摆;虽诲人无数,但从不居功自傲;她虚怀若谷,平谦内涵,永远揽读书人于怀中,哺之、辅之成长。 我寂聊时,她轻盈走来,揽我入怀,将知识的点滴输入心与脑。上世纪80年代末,20岁的我毕业分配来到济南。一阵走亲访友、拜会同学、遍游名胜后,工作之余愈发空虚。虚以度日?不!这不是我的本性;谈婚论嫁,20岁还为时过早……一番苦思冥想、若干种尝试后,经同事介绍我偶然认识了住在经三纬五路的她。首次登门,就被她静谧氛围、博学情怀所吸引。为了与她确定关系,以期常相见、久厮守,我以最快速度在那儿落户登记。从此,每逢周末周六或是其他闲暇时间,我都驾晨光、沐朝露,欣然赴约。她呢,总是静以待我---静即是景,是她的静致降服了我。静言、止嚣!阅览室天花板上,垂下一个大大的蓝色“静”字,一下子就主宰了整个时空。长方形米黄色大条桌及坐椅上,围坐的是低头深思、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读者。复习自学考试科目的,用笔勾画着书页段落;自习中学课本的,在草纸上演算着习题;浏览生活书籍、学习烹饪技术的,各习所需,自寻其乐,静读深思是这儿的主旋律。间或眼睛涩了,身体乏了,我就朝窗外中山公园墨绿植景凝望,一股舒适惬意的绿就飘过玻璃,入瞳入心,带来通体的舒坦;稍有倦怠之时,听到同桌或邻位“沙沙沙”地奋笔疾书,看到一排排同仁认真研读的模样,我想开小差的心思就即刻被收扰,霎时间像被充气的气球,力量在汇集,精力在凝聚,忘我学习的状态又从意懒中复苏,升腾。就这样,六年时光里,我先后自学了《大学语文》、《微积分》等40多门大学课程,前三年顺利拿到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毕业证书;后三年,又成功获取了自学考试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她劳苦功高吧!六年哺育成了一个大学生。我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她,没有她的静谧,我或许至今还在自学考试的路上。
她不单给人以静雅,还待我以虚怀。由于我多年与之接触,自然成了她的常客和无话不拉的朋友。有一会,我爱意萌发----既然选择她作为朋友,就要让她气质更佳、品质更华。于是,我感于平时有些书有时被人弄脏、划破,甚至纸张上浸着油渍、夹杂小食品末或头发等情况,就于去年10月21日在《济南日报》以《借阅图书需定期消毒》为题,呼吁读书人珍爱图书、借阅图书要定期消毒。不久,她就购进了四台图书消毒机,安放在她的一楼大客厅里,供图书借阅者消毒。"从二楼借书后,到一楼大厅把书打开放进消毒柜,轻按一下按钮,半分钟书就"洗干净"了。消毒后的图书字里行间还洋盈着淡淡的香味儿。比深圳的还要高大上"在深圳上大学的女儿惊喜地告诉我。我十分在意孩子的这番评价,今年2月5日,就在《济南日报》以《市图书馆设立消毒机值得点赞》为题,真心为她纳言接谏的虚怀鼓与呼!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多年的习惯铸造着我。正是由于那六年的苦读与静思,读书自然成了我的一种爱好、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存方式,自然融入了我家的锅碗飘盆交响乐中。现在,夜深人静时分,细雨飘雪当儿,我就习惯地开启静读模式,一如酣睡酝酿的梦香,自由遨翔在知识的海洋。这期间读了多少书呢?如果谁有兴趣,按一月读两本书算,三十年应该看过多少本书就明了。 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今,我在尽享阅读乐趣之余,还经常动笔写点文物寻迹、随笔散文、时评建言类的文章,在省城各大报刊媒体刊登发表,总计亦有大小几百篇了吧! 感念的话不用多说,所有这些都因了我的生活中有个恬静的她。她是到底是谁呢,我不说想必大家也知道了。但是,我还得炫耀一下她的身世,也算是我对她多年哺育的回报吧---她出生于1953年7月1日,长我13岁,是国家一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老宅在中山公园西邻经三路150号;如今,她秀女初长成,嫁到了省城西部、秀丽腊山河东岸,坐拥省会文化艺术中心腹地。习惯于"孔雀东南飞"的我,从此也寻着她的缕缕香韵,与家人一道,开始新的西部新城在读之旅了! “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半个世纪的经历,使我愈发相信史美尔斯这话的质朴至真,更明白了书籍是我一生中最忠实的朋友。正应因于此,我愿与省城这大“书家”长为友,久为伴,流年与她共此生!
作者:范宁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文学大师、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
(一)我的相册里有一张被视为珍宝的照片。照片不若现在铺满整张,四周都还留有余白,使原本四方的照片成了长方形。底部余白稍宽,印着“济南”两个字,是那种扁长的美术字,格外醒目。黑白色的画面上,正值而立的父亲捧着一本书专注地阅读着。说它珍贵不仅由于它是过去的老二寸,足以怀旧到流泪;而且和它第一遇,便开始了我和济南市图书馆的难解之缘。 幼时最令我着迷的小画书是《灰姑娘》,尤其是用来描绘灰姑娘穿上水晶鞋变身后,在所谓的名媛们啧啧艳羡下翩翩起舞的那几页,已经被我反复翻看得字迹模糊了,灰姑娘那淡紫色裙摆也被抚摸成灰黑色,然而它曾经的鲜亮却永远烙印在我脑海里。小学三年级的我已经不满足于看单本图画书,而是渴望成套的作品集。第一次见到父亲读书的这张照片,得知作为背景的济南市图书馆里有我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很多想的到、想不到的书,我便一晚没睡好,不是梦见自己怀抱一大摞新书乐得前仰后合,就是梦见自己也穿上了白雪公主的蓝色长裙翩翩起舞……第二天放学回家,我惊喜地看到心仪已久的宝贝们已经安静地摆在书桌上。陶醉在淡雅的纸墨芬芳里,我幸福得像个天使。可是,此刻父亲正躺在床上,左手搭着头顶,双眼紧闭,眉头微蹙。母亲说,父亲本来准备一大早去医院拔掉顽固了数月的智齿,怕麻醉后不清醒,先去给我借书,中午才赶去医院。起初以为只是牙龈疼痛、溃烂,消消炎就好,直至右脸颊上鼓出了蚕豆大的脓肿,严重影响到睡眠,才知道需要拔牙后再把面部的腐肉清理缝合。许多年来,每看到父亲脸颊上永远凹进去的那一线疤痕,我就回忆起父亲是怎样强打精神去满足我一时兴起的小小心愿。 去年此时,与女儿坐同桌的环儿因车祸失去父亲,今年二月,她的母亲又因脑癌永远离开了她。这位坚强的青春期女孩虽然没有在师生面前掉一滴眼泪,行动上却表现出以前没有过的叛逆。比如看谁不顺眼,就悄悄把对方的作业本踩上脚印;同学间讨论问题,得理不让;稍有不如意,便去老师那里频繁告状等等。女儿说很是为她担忧。由于两家距离不远,我便从今年年后,每周同时带她和女儿一起去市图看书。
我特意挑选“心灵鸡汤”、感恩、励志方面并且带有彩页插图的青少版图书,一段一段讲给她,引导她,和她互动交流心得。渐渐地,我惊喜地发现:她的眼神有了光泽,看待和分析问题客观而善意。半年来,环儿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虽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却更感激济南市图书馆——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益友也! (二)坐在市图的阅览室里,仿佛连眨眼声都听得到。知识的碧海中,让思绪尽情穿越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字一字的研磨,甚至一整天都因琢磨某个字眼而辗转、品嚼,在“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的激励中荡气“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尔后在收获的拥抱和微笑中安静地写作。我奋斗着、进取着,用努力和成绩不断前行:“与文明同行”全国征文大赛银奖、“历下倾城”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我与熊猫的故事”征文大赛一等奖、“浪漫百合花”征文大赛一等奖、“夜游泉城”征文大赛二等奖……每年都保持多次获得征文比赛大奖以及数十篇散文发表在《济南日报》、《齐鲁晚报》、《济南时报》、《当代散文》等多家省市报刊、杂志……曾有某位文友偶见我即将完成的作品后,悄悄拷贝下来,署上自己的姓名抢先发表。当我拿着报刊站在此君面前,对方一脸窘相,甚为尴尬,连声道歉。我微笑着默默回返,在QQ上留言:过几天是你的生日,这个秘密作为礼物送给你,请代我保管好。后面还附带了笑脸的表情。片刻,我收获了歉意和致谢。我感受到,这句话必定是真诚的。我知道,就在彼刻,我用原谅让另一个人也深深珍存了幸福。一本书,或者某位作家书中的一句话,也就如同自己在当时不知觉的年代,已经对命运做出了安排。“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这只脚上。”——我愿做如此宽容的紫罗兰。 因为在市图的感召下保留了诗心和童心,在市图的鼓舞里澎湃了昂扬和赤诚,在市图的陪伴下剔除了空虚和胆怯,在市图的文明里坚守了忍耐和开朗,所以不因虚荣攀比而烦恼,不因追名逐利而失落,不因碰壁困难而放弃,不因患得患失而悲伤。市图让我明白:一个真正自由的人,不仅要忠实于内心的理想,也要有一贯鲜明的立场和态度,这是完整验证自己追求幸福最有价值的参照!她一定还要拥有内心的安静,不屑于各类粉墨登场的表演,用心完成生命中的每一步路、踏稳每一级台阶! (三)济南市图书馆每天迎接着成百上千的读者,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能量机,输送着养料,无私奉献自己;就像一座巨大的宝藏,随时随地等待人们开采挖掘。每一本书都有序地排列着,像严整待命的士兵,期盼有缘人的召唤。在这里没有亲疏远近,没有高低贵贱,没有贫富美丑,有缘相聚皆为同学、朋友。 市图是标准的“学习型图书馆”。这样说,是因为她具备三个强项:一,有知识经济的理念。不仅来借阅书籍的人在持续性学习,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更是与时俱进,不断给自己充电。我深有感触,无论向哪一位工作人员问起哪一类书籍的位置,面对的不仅是亲和的微笑,更能得到准确迅速的回答。系统、完善的归类;整洁、先进的阅览、休憩空间;一切的一切,使我们惊叹市图对于知识信息的强大“吞吐”能力同时,深爱到不能自拔。二,有快捷的信息采集和信息交流渠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图已率先成为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共存互补的复合型图书馆。藏书管理员、馆员、联机专家……零时差、零距离的高效优质全面的文化服务,让我们走一路,为信息向导们写下一路的惊叹号!三,资源节约,责任先行。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图书史。市图把传播文明为己任,通过行动和努力来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市图在资源共享中让五湖四海的书虫们的知识和品性实现双丰收!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作者:术德生
与图书馆的人生第一次结缘是在17岁那年,在西部一座古城的铁路中专学校,藏书十几万册的校图书馆对于一个刚走进大都市的农村娃已是一座神奇的知识圣殿了。四年校园时光,专业课学得一般,却是图书馆的常客。从那里我接触到了路遥,汪国真,苏格拉底,与那段美丽初恋一并成为在学生时代最珍贵的回忆时光。1993年参加工作后,走仕途,历商海,做主持,汲汲乎功成名就,竟与图书馆的情缘一刀斩断,这一断舍离竟是十五年之久。如果不是命运跟我开了不大不小的玩笑,还不知何时又才与图书馆再续前缘。人总是在遭遇厄运无路可走时才想起书籍这位老友的。那几年命运跌宕起伏,人生巨大落差后的茫然空虚让我想起了书,重新拿起了已旧迹斑斑的书,就像溺水者偶尔抓住一根稻草一样,有了希望。 就如一个负心汉背弃当年的初恋情人后再见对方时的羞愧难当的窘态,从中山公园旧书市场得知图书馆近在咫尺时,竟羞于见面,于是暗下决心先在旧书中汲取营养重塑形象以壮其胆后再续前缘。那是一段如饥似渴扑在书籍上,只知读书不知尘世的孤寂却又充盈的时光,淘书,笔记,写博,全神专注于投书中世界,屏蔽了外界一切,把自我唤醒了,净化了,升华了,这份阅读的力量让我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整个人自信起来,也知道与图书馆再续前缘的日子日益迫切起来。其实,真的到了与市图第一次见面那一天的时候感觉反而平淡无奇了,就像爱情鲜活在想象中才有浪漫之美。倒是一二楼之间墙壁上孔子的那句:"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潜移默化地引领自己要读思写做要一并来,才是真读书会读书。从馆中借的第一本书是《周国平文集》,就读到了以往未曾读到的博士论文章节,也在提醒我图书馆乃学术资料宝藏之地,要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就要务必充分使用它们。接下来到馆在馆的日子多起来,把馆藏的西哲与中哲的书几乎全借来读,因为那时手头紧,买书不如借书,于是做了大量的读书札记。 每次从图书馆借到好书时,那种喜出望外之感就如中大奖般,每次从馆中读与写,思与悟,吃饱了精神食粮之后的满足感,内心中的清凉感,澄明感乃是莫大的精神愉悦。这样的日子延续了两年多。
2010年初夏,再度下海折腾的我查出胃息肉做了手术。术后的身体未能及时恢复,也懒得去图书馆,心情忧郁了一整个夏天,直到一家人去了一趟九如山,面对一池平静的湖水再也不想登山,独自一人静静地思考了一下午,醒悟到自我又一次迷失在追名逐利中去了,这时,读书,去图书馆借书读书又回归了,生病让我觉悟到自己并不适合经营之路,只有学术才是我的兴趣与事业的归属。在随后的秋冬季节我从馆中借阅了《陶渊明作品集》《生命美学》《从愤青到思想家》《马斯洛自我实现》《工作与闲瑕》《鲁迅作品集》等,这是一次高质量的集中阅读期,学习收获颇多,写了数篇随笔文章,《从愤青到思想家》参与了去年新图的书评活动。前年中专同学在济南20年聚会我负责活动策划,当时我正在老馆的三楼阅览室读尼采的作品和爱默生的随笔,读哲学赐予我大局观,从整体与根本上驾驭做人处世的智慧,我在图书馆安静环境里的策划活动文案,让我有种胸有百万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感,那次的聚会被近八十高龄的班主任誉为史上最高大上的同学会。 爱上新馆是在去年我离开电台主持人位置之后,掌声鲜花隐去了,孤独寂寞袭来,好在有新馆离单位较近,集中时间里大量阅读了西方文学美学经典,重获充实的精神高地,这期间阅读了《罪与罚》《卢梭代表作》《蒙田随笔》《王小波作品集》等,并开始美学作品的研读,《没有美是万万不能的》《蒋勋说红楼》带来许多深度的精神愉悦,这期间还对佛学,内丹学大感兴趣,直到去年九月时才确定了我的学术专业研究--尼采哲学。确定专业之后,我几乎是外息诸缘,手机换成老式的,午饭后即从单位步行到馆,那冬日暖阳透过落地玻璃窗洒在书桌上,心灵安静极了,漫游在尼采哲学那瑰丽奇峻的哲思世界中,仿佛整个图书馆260万册图上都是我的,有股君临天下,我即国王般的感受,每天的徒步到馆,也仿佛像朝圣的圣徒般,靠着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丈量着心路的印迹。是的,新图在我心中就是一座神圣的精神的圣殿。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我想我就生活在尘世中的天堂里。接下来与图书馆的故事和缘份多起来了,作为读者沙龙的志愿者,先后在这里讲过周国平作品赏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在阅读节里还被评为优秀志愿者上台领奖,每次都参与“交享阅”的读者沙龙,并将我发起的尼采读书会在新馆成功举办。通过一系列活动,还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推广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工作中并肩前行,共同进步。 我何以与图书馆有这么多的情与缘,我想用这段话来作答:爱,是寻找相同或相似的灵魂,也是一个动态的与成长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友爱之情比爱情可供选择的范围领域要广泛的多,超越了性别,职业,年龄,区域,民族,肤色,国籍。而对书籍之爱,对智慧之爱,对美之爱,对艺术领域之爱,对宗教之爱,更是超越了时空,已升华成了大爱,化为了一种永恒。而由小爱到大爱,到博爱,就化为一种觉悟而有情的人道主义的大情怀了。
作者:李宗健
信息来源广泛的今天,若能按下浮躁,去图书馆专心看书,自有难得的恬然和沉静。我幼时最喜欢小人书,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一系列精彩的连环画故事让人爱不释手。在农村,小伙伴们都是交换着来看。后来的《早》、《多收了三五斗》、《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篇篇精美的文字,都是在课堂上知道的。 还记得曾经去过一家书店,恰逢下雨,书籍因房屋漏雨被打湿而发酶,但书的酶味却令人难忘,也许那是因为文字一同发酵后散发的另一种魅力吧。后来听说有个叫图书馆的地方,是借阅书籍的海洋。参军后来到部队,我第一次走进图书馆。一进门,那一排排的书仿佛列队的士兵,等待人们去检阅。我贪婪得想一口气就把它们都读完!全身心地包围在书香墨韵里,即便不看书,也会感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和惬意。 参加工作第一天,当我问同事单位是否有图书馆时,对方立即一楞,然后笑了:“人家来了都先问单位吃住怎样,工资多少,问图书馆的你是第一个!”得知单位以前曾有图书馆,后来关闭,剩书不多时,我央求保管人员打开仓库后,迫不及待地一步就迈了进去。但见暗黑、略有潮湿的房间里,几十本书歪斜着放在书架,上面落满灰尘,有的竟结了蛛网。我选了四本:中国现代散文选、呼啸山庄、红与黑、莎士比亚全集。十几年过去,我还没来得及把它们还给单位,仓库就已改为它用。这四本书便因此存留在我自己的书柜里,我想:这是它们的幸运,更是我的幸运。 曾经,为了借阅或购买一本心仪的书籍,来回近百里骑自行车,从东城跑到西城,把裤子都磨得脱了色,但是见到书的那一刻,所有的汗水都变成了喜悦,融化在蝌蚪般精灵可爱的汉字里;曾经在中山公园的书摊,为了等待和寻找一本需要的典籍,把每一家摊位的电话号码一一记下,每一本书都找遍,凡是相关的字眼都要浏览,一个上午过去,仰望天空,看到的仿佛不是漂浮的白云,而是漫天的文字……后来,我便有幸成为济南市图书馆的常客。在图书馆里,我记忆最深的是见过一个拾荒者,他背着一个蛇皮袋,里面装着瓶瓶罐罐。他把蛇皮袋放在门口,反复洗手洗脸,然后才进阅览室读书看报,那一幕,让我永远难以忘怀。
进馆时先洗手,馆内并没有硬性规定,然而,净手、端坐;看到卷角、折页轻轻抚平、按压齐整;不随意涂画书面;随身携带记录本记下喜欢的章节……已经成为我的良好习惯。这个习惯不仅是对自己素养的一个检验,更可以通过言行,让孩子耳读目染,把中华民族简朴、爱惜的美德代代相传。 虽然市图离家很远,但我仍坚持每周末去一次,呆上半天或一整天。市图以新貌矗立在济南西部后,开门第一天,我便欣然前往。读书,已经成为我业余生活的整个世界。今生能够有缘与图书馆牵手相伴,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甜蜜,就像宇宙中划过的流星各自有它的轨道和踪迹一样,我与图书馆相遇、撞击,从此它的身影布满我生命的旅程,在书香的天空下,我领略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学会思考,懂得感恩。 每当幕色降临,或是夜深人静,虫子低吟浅唱,我总会拧开台灯,怀抱爱书,倾心于字里行间的万里烟波,此时此刻全然远离喧嚣,在书里默默地寻找、赏析、审视、解剖自己;学会用文字释放心情,调整情绪;生活里的酸甜苦辣、悲喜交加、开心难过、艰难快乐、前进后退……都在与文字的约会中得到稀释。 有时工作压力愈大,我读书的欲望越强烈,以至于每天都会感叹时间太匆忙、太短暂。读的书越多,境界便会越高,思想便越理性,心态也越发平静。静思细品文字里的点点滴滴,感悟生活里的感激与心动。打开心窗,接纳一切美好与冷漠,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世间的浮躁与精彩,还原生活的本色,越单纯越简单。利用每天有限的时间,提升自己无限的生活质量,永远积极向上,永远保持一颗清澈透明的心! 文心谓人心——每一篇文章,作者都会或深或浅地把感触湛透在文字里,都会令人感悟深度或独特的魅力。走进一片文字,便是走进一种意境,忽然便发现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知心挚友,既娓娓倾诉,又低声细语,或促膝长谈,别有闲情意趣在里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虽然现在我写一些心情、感悟、报道类文稿还会生涩,但因为阅读时间增加了,阅读的面扩大了,多数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随手拈来,笔随心走,迅速出稿,所言、所语、所想、所悟从心底自由自在地流淌。读书改变了我急躁的性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上此山中”,图书馆里,我的精神之火被熊熊点燃,思想得到启迪,心灵得到净化,一步步走向成熟、自信与坚实;走向豁达,和书产生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缘。
作者:胡永康
整理书橱时发现一本1979年版《法国文学史》,细想想还是外公在他学校图书馆清理仓库时买来的。同时买的还有几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都是一元钱一本。我兴冲冲地抱回家,就把它们扔在最顶层的柜子里,再也没翻过。 书泛着潮气,页边已是褐黄色,不过却有多年没人读过的整洁感。书籍上作为图书馆藏书特有的红色标签也已经漫漶。封底内侧还贴着借阅卡片,二十五年前的一行蓝黑墨水清晰如旧:“花斌全,83年1月15日。”没有前文,也没有下文。83年以前是否有人借过这本书,我不得而知。而扉页又没贴条码,表示图书馆在改用电脑记录档案后,并没有让这本书继续流通。所以有很大可能的是,从二十五年前起,这本书的生命便静静冬眠在了图书馆仓库凝滞的空气里。它被掩埋在如雪一般落下的时间里,一年又一年地褪去青春的容颜。 我是它的第几位保管者呢?又是第几个将它挑选了来却从不愿了解它的人呢?不过书的命运便是这样。图书馆里贮藏着无数安静的灵魂。我与任何一个的交往都只能遇见而无法强求。 这样一本平凡的书,在我胡乱翻页时,居然掉出一张薄纸,与书同样泛黄,似乎也有年头了。纸与书页同宽,仿佛曾被十分小心地夹进书里,合上时竟然没有发现。我拾起一看,纸上有蓝黑墨水一丝不苟地描着一个词。S-O-U-R-I-R-E。 法文,花体字,“微笑”的意思。S的拐弯处粗一些,两头细长,好像一条飘带。I与E连写地并不自然。这是一个本意潇洒的微笑,仿佛初涉舞台的老生演员,在竭力沧桑的表演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稚嫩。在从前,也许蓝黑钢笔摩挲着雪白的纸片,闪着光泽的墨水在纸上沉静地流淌开,绽一个妩媚而沉静的微笑。大概是词的位置稍微靠上了,那支笔想了想,在纸的右下角写下L.S.H的字样。L.S.H是谁,或代表什么?那支笔只愿叫某人明白,或者只愿叫人猜。那个人猜到没有?不知道。也许,这只是谁同自己游戏。叫我猜,那大约是个含蓄却好玩的女孩子,在一个空闲的下午想要做一些带有淡淡浪漫的事。于是这张带着微笑的纸被夹进书里。也许还书时她忘了,也许没忘。
难道她心里不曾有过一点微小的期盼,盼它以后成为一处遗迹,向别人提示一个人曾经的生活? 我、花斌全与这位好玩的女孩子,都是同一本书的读者。相似性令我觉得安慰欣喜,同时包含相互理解的可能。被人理解与理解别人,都是件美好的事。因此书里从前读者所做的笔记、夹入的纸条、甚至折起的折角,都能让我浮想联翩。这些痕迹揭示了他们怎样的生活呢?眉批、划线又表明了怎样的理解呢?我在揣度中仿佛探知了连自己都不甚明了的秘密。阅读本来就不是件适合张扬的事情,仿佛只有这种无声的交流才能让我们互相沟通。 图书馆里贮存着无数古梦,那是人们的心与记忆。我还一直回想着在图书馆厮混的日子,那真是个无比正确的选择。现在想起,夏末的午后在那个房间里,我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看书。厚厚的淡青色窗帘隔开了依然暴晒的阳光与窗外喧闹的人声,房间里充满奇妙的温馨与安宁。有那么一刻,我觉得自己的一部分,已经永远被保存在了这样的气氛里。似乎古梦散发出的细小而温存的光已经渗入血液之中,无言地流淌过我的心脏。 假如当初那个写下"sourire"的女孩子今天又辗转得到了这本书,抚摸到从前她的笔迹,记起她的过去,会不会微笑呢?她不会想到,是书与图书馆保存了她的一点回忆吧。最后一个阅读这本文学史的二十五年前的花斌全同学,如果得知我是如此来推断这本书自身的故事,也不会想到,是他的那行痕迹,记录了这本书----这个梦,这个灵魂----被人唤醒的记忆。读梦人与梦,是这样相互保存着对方的一部分历史。 这样想来,阅读也令人愉快。
作者:赵经孝
时光匆匆。屈指算来,与济南市图书馆这位老朋友已相识40多年了。这期间,不管是做编辑、开发工艺品、还是摄影创作,似乎都和他有一种缘分。因此,也该静下心来,和他聊聊知心话,以表敬意和谢意。 这是一片宁静的港湾。记忆中第一次去市图,应是上世纪70年代,是上小学时陪着哥哥的同学去借书。那时的市图在经三路中山公园大门东侧的小楼上。我经常去则是80年代上电大学新闻的岁月里。那时,住在四合院,时常不知有哪屋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来串门。不出屋寒暄几句,没礼貌;若聊起来,考试咋办?咱没时间陪啊。更何况在屋内也能听到院中那没完没了的闲篇子。于是,为了考试过关,星期天、节假日几乎泡在图书馆。区图书馆呢,座位太少;省图书馆呢,离家远点。因而我便成了市图书馆的常客。 在阅览室或自习室,往往是一大早图书馆开门就去,晚了就没座了。常常是挑选靠窗的位置,那儿光线好、空气好。尤其是冬季,人的后背被缕缕阳光温馨着,舒适的光照在书本上,阅读的速度快,记忆的效果好,整理的笔记多。几十人的大屋内,有时只能听到刷刷的翻书声,这大概就是氛围的作用吧。口渴了,一楼的热水箱有水;眼累了,看看窗外中山公园练功的人,看看那满园的树木、假山,浑身都轻松。三年电大得以顺利毕业,图书馆那宁静和谐的环境,应功不可没。以至于后来,需要写点应急的、重要的稿子,就直奔图书馆去:那儿静,不仅出思路,而且出活快。 这是一座知识的宝库。在与几位朋友开发工艺品中,遇到难题也常常是想到图书馆。前几年,有个著名的纪念馆委托我开发一套名人书签,可名人名家的题词资料不全,只能自已想办法。去书店买,没有;去网上搜,能用的寥若晨星。实在没辙,便来到了市图书馆。大概是在地方文献部吧,一位戴眼镜的男老师,听完我的来意后,热情地推荐了一批书。我仔细的浏览了一遍,挑选出几本精粹的,然后,在那位老师的指点下,填了一张表,便拿着书去复印资料去了。详实的资料,让纪念馆的领导很满意,我连忙说:这里有图书馆的力量。
聊斋城需要一款竹制笔筒,文字资料我已准备就绪。可有幅古香古色的《驱鬼图》又犯了难,报纸上的不清晰,网上的文件量太小,找画家画效果也难以保证。于是,我又到了市图,经过一番寻觅、探讨,终于找到了那幅图,也解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这是一座时尚的花园。虽说当今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网上啥都有,可有时急需的还真查不到。去年底,我拍了几幅照片。有影友说,不妨给《人民摄影报》的某个栏目投投试试。我想查阅最近几期的报纸看看,可网上的信息比较滞后。因有些传统媒体的电子版为考虑到纸媒的发行量,一般时间都滞后。在工作之余,我曾到区图书馆、省图书馆、摄影团体、摄影器材店去查,都没订阅。当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市图书馆阅览室,门口服务台的小伙子说:只有《中国摄影报》。我遗憾地说:唉,国内摄影界的两大报纸怎能只订一种呢?随后,便进去阅览着其它报刊。因心中有事,浏览一会就想离开。可走到服务台时,那小伙子却说:你查的《人民摄影报》,我给领导汇报了,他已订上了,明年你就看到了。我连声说:谢谢!谢谢!可这“谢谢”两字的背后,也包含不了市图书馆人的敬业精神之强、办事效率之高、情系读者之深啊!如若将图书馆比作百花园,那一位位馆员,必定是辛勤的园丁。 这些年,市图书馆举办的各种讲座和摄影比赛也很受市民的欢迎,如任宝祯的《济南名泉》讲座,薛中锐的《艺术,心灵的对话》讲座,读书人摄影大赛等,我参加后,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济南人,也真想为这座城市做点分内的事。通过学习、积淀,前些年我将与朋友合拍的照片,制作成了《泉城风光》扑克,不仅受到游客的喜爱,填补了济南旅游纪念品的空白,还获得了国家专利;我拍摄的济南四大名泉的图片,不仅获得了省摄协的二等奖,还被中国邮政制作为个性化邮票发行;我为济南泉水节开发的纪念品也被外国市长们带着走向世界……想想这些,虽然与图书馆没有直接关系,可这也与多年来图书馆的熏陶,有着潜移默化、千丝万缕的关联。 岁月如流,沧海桑田。济南市图书馆由儿时记忆中的小楼,变为中山公园西侧的大楼,再又变为腊山河畔的综和体。它变大了,变高了,变洋了,变阔了;可唯独不变的是:市图书馆人的那种热情、那种厚道、那种高效。似这样的朋友,怎能不相伴一辈子呢? 尤其在当前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文化大繁荣的新时代,要想融入互联网+的浪潮,要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洪流中争当弄潮儿……在漫漫征途中,人们要想树立理想,要提升素质,要升华境界,要丰富知识,要培养能力,那与图书馆交为朋友的人,也将会越来越多!
作者:郭旭光
有人说天堂是图书馆的样子,那么,我就是一名“天堂工作者”。不要误解,我不是"天使",我只是一名在图书馆工作了近二十年的普通员工,从青春年华到不惑之年,人生最美好的日子,我与济南市图书馆共同成长。 说起来,我与图书馆还是颇有些缘分的。由于从小喜爱阅读,脑海中也一直深藏着关于"图书馆"的形形色色的记忆。最初接触的"图书馆",是小学时的一间小小图书室,十几平方的一间房子,五、六个简陋的书架,只有周五下午四点半才开上一个小时,每次都在老师不耐烦的催促中恋恋不舍地离开。但于我来说,这小小的图书室依然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因为那里有童年不多见的精神食粮。及至到了中学,学校里人也多了起来,所以图书室也大了些,而且也有了专人打理,但依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去看书的,更不用说借走。记得那时经常去讨好磨叽管理图书的阿姨,发善心时允许我们借出一两本书:那些书良莠不齐,没有分类,只是大致的按文理分别放着,但也有许多不可多得的好书,我记得好些名著都是那时读的。到了大学,开学第一天就去参观图书馆。一见之下,有种"惊艳"的感觉:柔软干净的地毯上,宽大明亮的落地玻璃门窗,整齐有序的木质书架,一种"书香"时时飘来,似乎要沉醉其中了。我就象走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满身心只有羡慕和喜爱。虽然后来看了许多更加富丽堂皇的图书馆,但在我心目中,山大图书馆是永远的里程碑,是梦想中的真正天堂。四年大学生活,在那里的每一寸光阴、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恍若昨日般清晰可见。 1997年,我选择走入了现在的"单位"——济南市图书馆,也算是圆了一个儿时的梦。第一天报到,我诧异于这里的热闹和拥挤,不同于我以往的任何经验,身处闹市的那种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有些茫然,这真的是图书馆吗?但随着时光的推移,慢慢地深入了解和接受了这座图书馆,如同济南这座城市一般,它有一种质朴,有一丝娟秀,有一片热诚,深究之下,还颇有一些文化的底蕴……这样的一座图书馆,单看外表只能是60分,但实用却是90分,频繁出入的大人和孩子们需要这样一所提供精神食粮的地方。2013年,我们终于有了一座高大上的图书馆——西部新馆,新馆同时兼具了热情质朴和优雅高贵,但我始终无法忘记老馆的亲切。
在图书馆,每天接触到的书不计其数。对喜爱阅读的我来说,如同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小子一下子变成了钱多得花不完的富翁。最初几个月,我以平均每天一本书的速度饱览着书籍。然后,我就如同美食吃多了一般产生了一些倦怠感,拿到手里的图书看看开头,翻翻结尾,就不想看了。再也无法专心地一页一页读下去,再也体会不到读一本书的兴奋和乐趣。我感觉不能再这样"速食"下去了,静下心来,我开始认真思考和安排读书这个事情。我把书分为三大类:知识型、欣赏型和教育型。知识型,顾名思义,用来学习和掌握知识用的。虽然我已参加工作,不再有学生时期数不清的考试,但离开学校方才知道,自己的知识真是少得可怜。尤其是当今图书馆的发展日新月异,图书馆业务知识,就成了一门永远需要学习的课程。第二种书是欣赏型书籍,其实我把喜欢看和想要看的书都归为此类。这是我最愿意做的事,我也把这当作一种享受。在阅读此类书上,我有自己一个小小的心得: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书中选择出好的,可以先阅读一些读书推荐性的文章,如豆瓣读书网等。第三种是教育型,因为我是一个母亲,孩子是我现在最重要的责任。为人母时方知道,原来当母亲也需要学习。我愿意和孩子一起,读孩子喜欢读的书,陪孩子一起共同成长。我喜欢池莉的《怎么爱你也不够》,也喜欢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黄蓓佳的《我要做个好孩子》、汤素兰的小朵朵系列……,我也和孩子一起分享了安徒生、格林兄弟、安房置子等等无数美丽无比的童话……因为阅读,我不断地修正着自己的人生和内心,我从一个羞涩而贫乏的女孩儿成长为坚韧而坦诚的母亲。我的年龄一天天增长,我的思想和内心一天天充实,这些,都得自于我在图书馆的阅读和经历。 图书馆对我来说,是工作的场所,但今天,我只作为一名图书馆的较特殊的读者,来述说着与她的交流与感情。我与图书馆的故事还将继续,终我一生,也许再也无法与她分隔。我从未后悔过来到图书馆工作,我将永远是图书馆的一名忠实读者。
作者:张洁
题记: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拟以此句,以此借喻济南市图书馆惠泽泉城读者,其意深远。
有一种相识叫惊喜 我和数字图书馆的不解之缘还得从自己的大学年代谈起。在撰写毕业论文的那段锻炼身心的马拉松写作中,我跟普通撰写论文的学生那样,遇到资料不全、素材有限的困难,深深感到困惑、迷茫和煎熬。在选题、开题、提纲、创作过程中,我也会听到导师、同学的不同意见和批评,当时,选题推倒重来、几易其稿时常困扰我。 我的导师了解到我的困难,告诉我:与其成天盯着复制比和总字数在"凑"论文,很难取得好的成绩,不如用零碎的时间收集资料、查阅书籍等,通过图书馆检索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济南市图书馆,这个响亮的名字,正好适合做研究的我。导师如数家珍地告诉我济南图书馆的好处:国家一级图书馆,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坚持365天对外开放,敞开免费办理借书证,免费的网络服务,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热情地鼓励我体验。听了导师动情的话,看到导师鼓励的眼神,我兴冲冲地跑到济南市图书馆,办理免费借书证。 济南市图书馆整齐划一的规划,给人以权威、严谨、大气的感受。馆内各类馆藏文献两百多万册(件),这里不仅有专业性、知识性于一体的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ARL 学术研究图书馆、方正apabi报纸资源、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权威文库和期刊数据资料,海量查阅、浏览、下载资料。 在那个闷热的夏日里,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图书馆内装帧精美、字体俊秀的图书,期刊论文、重要报纸、各类年鉴,一览无遗,我如沐春风,醍醐灌顶,这种惊喜难以言喻,这种碰撞相见恨晚。那一份份曾经梦寐以求的文献资料,下载内容详实、文献价值高的资料,而自己写起论文更是得心应手,撰写的关于《地区性行业直投刊物运作模式研究》还被评为学校优秀论文。
历史因人而生动,因事迹而鲜活。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济南图书馆营造的"细微之处总关情"的温暖,它并非围墙高起,庭院深深的地理坐标,它更像一座桥梁,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距离;济南图书馆,它就是碧波翻滚、一望无际知识海洋,如清风扑面,涤荡着我们的心灵。 有一种相伴叫真情 体验济南图书馆这些年,回首与它亲密接触的日子,惊喜、快捷、方便、绿色、收获……纵有千般感慨,但是萦绕心头最多的还是和它接触的那种真情和感动,这种感觉常常会触动最柔软的心底深处,震颤心灵。 犹记初入职场的我,怀着尽快进入工作角色的急迫心情,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学习计划,希望早日适应财务岗位。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尽管每天我都很努力地去工作,不懂就虚心向同事请教,也积累了一些素材,但由于工作经验的欠缺和财务实务的复杂,始终无法达到领导的要求。面对领导善意的批评,我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我的心情也因为工作迟迟未步入正轨而降到了谷底。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那么"济南图书馆"就是职场提升自我的最好"途径"。我平时工作相对琐碎和忙碌,日常事物性的工作占据着我的大部分的时间。但是,只要是空闲下来,我就喜欢跑到图书馆内的书,很容易沉浸到馆内这个专业和知识兼容的巨大空间里我用心去体味和品味,汲取着知识的营养。遇到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我还记到笔记本,以便备用。 随着知识的积累,羞涩的我感觉底气也足了,在一些问题上敢于和同事探讨。特别是年终的时候,我通过对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反复推敲,向集团提出《公司销售预算管控实践及其建议》,向公司提出:构建整合财务和非财务、内部与外部信息销售预算报告系统,加强了公司预算管控的风险预警作用。因为这份报告,我还被我们公司评为"年度优秀员工",还从公司老总手中拿到一个不小的红包。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济南图书馆,书本在这里凝固,历史在这里重现,知识在这里延伸。让我们众多读者与数字图书馆携手同行,感受着它传递知识"正能量"。
作者:李兴国
我儿子和济南图书馆的近距离接触是在2010年的暑假。当时我夫妻整天忙着工作上的事情,暑假里也没有时间带孩子去玩,敏感的儿子为我们忽视自己感到闷闷不乐。 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儿子无精打采地来到晚饭的餐桌边,不高兴地说:"暑假里爸爸妈妈还是这么忙,我快过生日也不带我出去玩,这次连我生日礼物也没买!"我看着他生气嘟嘴的样子,想到少儿数字图书馆,眼前一亮,乐呵呵地对他解释到:"暑期自我支配的时间较多,正是你读书的好时机!吃完饭,我就带你去。" 儿子几口吃完饭,拉着我问:"去哪里?"我带着孩子来到济南市图书馆。儿子处在学习的启蒙阶段,对新事物的好奇和认知感都很强烈,济南市图书馆图文并茂的图书和生动有趣的视频让儿子兴趣盎然。看到如此海量的书籍,他真的像高尔基那句名言一样"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读得津津有味。 我笑着跟儿子说:"以前有个热爱读书的人,叫巴比达,他曾经说过,每个有知识的人,应该在自己的一生中,好好读上8-10本书。究竟该读哪些书?若想了解这点,那至少得读上15000本才行。爸爸想让你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所以 ……"我话还没有说完,儿子就大声接上我的话:"我要读好多好多的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娱乐方式也是五花八门,遛狗散步,看看电视,网上冲浪,电话聊天....... 而自从有了济南图书馆,我们全家出现的是这样一个场景:周末有空的时候,全家陪着儿子,在休闲的时候,读读馆内藏书。在我们家读书的氛围中,"阅读让人生更美好"的思想潜移默化影响着全家,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是世间最美的物象,就好比游山玩水、赏月看花、听歌看舞、品茗饮酒一样,让人陶醉其中。 作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济南图书馆藏书众多,它带着我们全家走进一个青山绿水、天光云影的奇妙的世界,为青少年搭建了一个阳光、无忧的绿色平台。少儿图书馆启迪童智。孩子们在先秦的散文中漫步,在唐诗中徜徉,在宋词中留恋,也在明清的小说中沉醉。
词中留恋,也在明清的小说中沉醉。古今中外、文学历史、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孔子的博学、孟子的仁义、陶渊明的淡泊、李白的豪放、毛泽东的深刻、周恩来的睿智……馆内均可囊括。 儿子回到家,跟我们宣布他很想参加学校的科技比赛。但是,当他看到比赛要求犯了难,因为准备的实验报告需要涉及查找较多的资料。我拍着孩子的肩膀:"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比赛要求你要有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己鞭辟入里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要有资料检索能力,你要学会用好图书馆。" 听到我的鼓励,儿子坚定了参加比赛的决心,他每天的课余时间就奉献给图书馆了,当确立了以"探究烟焦油对肺部组织细胞的影响"这个实验方向后,利用数字图书馆查资料,核数字,忙得不亦乐乎。 开卷有益。在查找资料中,儿子了解到吸烟过程中生成的烟焦油,是众多烃类及烃的氧化物、硫化物及氮化物的极其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包括苯并芘、镉、砷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等多种致癌物质和苯酚类、富马酸等促癌物质。他通过实验,从烟蒂中溶出烟焦油探究其对新鲜离体肺部组织细胞的影响,最终得出:烟焦油对于生物体的损害,我们应该拒绝吸烟。他拿着探究的结果,跑到我面前,看到他查找的资料,我也掐掉烟头,坚决地对儿子说:我要戒烟。儿子有幸获得比赛奖项,拿到证书的那天,发自肺腑地告诉同学:我比赛获胜的秘诀就是有数字图书馆作为帮手。 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济南图书馆正是那一眼趵突泉流出的清浅鲜活的泉水,滋味着百万读者的心,引领泉城"悦"读新风尚。
作者:张杰
每次路过中山公园西面的济南市图书馆,耳边总是不禁想起千百惠演唱的那首:"每次走过这间咖啡屋,我忍不住慢下了脚步:::",思绪又回到多年以前,眼前依稀看到一个求知若渴的懵懂少年,寒暑假都在济南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阅览室,度过短暂而又愉快的假期生活,他和小伙伴们静静地坐在宽敞明亮的阅览室,轻轻翻阅那散发淡淡的纸墨清香的书籍,和小伙伴一样,贪心、认真的阅读每一页书,顾不得擦去额头的汗,生怕因为擦汗就少看了几页书。那个时候,陪伴我成长的不是电子游戏机而是看到自己喜欢的图书和安静的阅读环境,还有图书馆里叔叔阿姨们的微笑,这些一直丰富着我的假期生活,提高着我的写作水平。 美好的日子总是很快过去,长大后,有幸成为一名医学生。大学生活是紧张忙碌的,但是我总是挤出时间来,到图书馆借阅医学书籍,即增加教科书上没有的知识,也提高了个人的精神素养。毕业以后,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还是挤出时间来借阅各种书籍,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知识,如同我小时候遇到的叔叔阿姨一样,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总是耐心、和蔼的帮我办理借书、还书手续;在静谧的阅览室,细心引导每一位读者入座,及时开启空调、阅读灯,一切都做得很贴切,自然,令人几乎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 我和爱人也是在图书馆阅览室相识、相知、相恋从而步入结婚的殿堂。那时候的我们虽然不相识,但是都积极参加图书馆组织的各类讲座,由彼此是对方为陌生人,逐步发展成,为对方留座位、帮对方接杯热水,散会后伴行回家,而后:::婚后我们两口经常说图书馆就是我们两人的"红娘"!婚后我们还是保持着每周到图书馆阅览的良好习惯,因为在这里能心平气和的广泛阅读,不仅熟悉了业务知识、还拓展了知识空间,为我在公立医院,能对群众提供良好的健康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期,又来到济南市图书馆新馆,感觉她变了,改变的是:恢宏内敛的外观,高大宽敞的室内布局,更加丰富的馆藏图书,更加静雅的环境,优良的多媒体阅览区,图书馆的微博、微信、主页的广泛应用,更加体贴入微的阅览环境、更加人性化的生活设施服务。不变的是:图书管理员们细心的服务、和蔼的微笑以及图书馆和谐、与时俱进的氛围与气息。 每到假期,一大早我和爱人、孩子都会来到新馆,这时候,爱人对孩子说:"孩子,你要好好看书,不要调皮,像爸爸妈妈一样,做一个文明的小读者"。孩子笑着答应着,然后头也不回的跑入阅览室,沉浸在书的海洋里。 在这个夏日,我们一家三口迎着冉冉朝阳,进入书的海洋进行漫游;迎着落日的余晖,品味着一天的收获,步行在回家的路上,爱人哄逗孩子,孩子咿呀的迎合,我则拿着借阅的图书,看着孩子和爱人的背影,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在济南,书与人完美的和协同一,构成了"书香泉城"最美的注角,不仅仅提升了济南的生活品质,还使全民读书的理念得以传承,爱阅读,爱泉城,的良好氛围,荡漾在每个济南读者的心田。 作家魏巍说过,军人是最可爱的人。在我们济南,谁是最可爱的人?我想一定是:甘于默默奉献的图书管理员!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细心的幕后工作,才有整洁、丰富的馆藏图书、良好的阅览环境,在此,我想对您们说声:谢谢!济南最可爱的人。
作者:李舒雅
小时候,不知道在未来的以后,"书"会变成成绩,"读书"会变成忍耐,只知道小小的书本里有大大的世界。一翻开书页,作者便从书缝中伸出了长长的手,一把就把我拽入了他的世界。那时,在我眼中,每本书都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地方,而图书馆就是一个装了无数个深不可测的地方的更加深不可测的地方。那时,不懂什么叫"名著",不懂什么叫经典,不懂什么叫"必读",只懂得,一颗小小的心渴望更大的世界。在我看来,每个作者都像一个个性古怪的导游,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的行程,自己的攻略,别人是插不了手的,只能任他把你带到任何的年代、场景,是否喜欢这个导游以及景点,完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幼时的我,拿着红红的借书板,如同决定书籍的命运般煞有介事地穿过一排排高高的书架,只会关注下排的书,上排的书实在够不着便都视若无睹了,看到哪本书的书名吸引我,我就把那个板子插进去,再抽出那本书,便大功告成。每次去图书馆,我都回去借罗尔德达尔的书,理由很简单,一打开他的书,就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奇异感,我渴望进入他一手堆砌的新奇王国,睁着好奇的眼睛,张着惊叹而合不拢的嘴巴,一个孩子的心就此打开。 高中早已没了小时候的闲情逸致,结束似乎早就离我远去了,自习室成了新的根据地。我是个不安分的人在家中无法静下心去关注密密麻麻没有毫无生机的文字,便总会约上几个好友去图书馆学习。书架的图书馆人气很旺,若想占个好位置着实不容易,那时总会早早地赶在开门老师来之前就过去,但门口也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们几个人就在门口摇起扇子絮絮几句。老师一出现,人群便骚动了起来,颇有种暗流涌动的气势。"啪嗒"一声,锁落,如同百米冲刺的选手听到枪响般,大家都一个箭步冲了进去,专找有空调或靠窗的地方。不一会儿,教室就被装满了。夏天的图书馆,闷热难耐,再加上周围翻书的声音,产生了烦躁焦虑的感觉,一手持着扇子送来湿热的分,一手漫不经心地翻着书页,但看着周围的好友都逐渐进入了学习状态,也就强迫自己安定下来,手下写着各种方程式、生僻字、大事表、地形分布......心里却又不时走起神来,会想象高考时我会有多紧张,会想象高考完会有多疯狂,会想象大学生活真有那么悠闲自在吗,会想象那一张张考卷会把我送到哪儿,
又把自己眼前这些已经相识六年成为彼此的习惯的好友们送到哪儿。我们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等着时间把我们来拆分投放到不同的环境。我们说着豪言壮语,我们有着痴心妄想,约定励志奋发,却又因惰性而放低要求,又一次次心灰意冷,那时的图书馆承载着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向往、忧虑、担心、惆怅,见证了我们的汗水。虽仅过去了一年,但现在却已难以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明明经历过的酸甜苦辣,我们一起经历了那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正如张爱玲所说:回忆永远是惆怅的,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会伤心。现在,我大一,即将迈向大二。大学,我不会再操场的草坪上坐着看书,因为操场离宿舍很远;我不会天天在图书馆里用功学习,因为有很多杂事让我安不下心;我不会在学生会里风起云涌,因为我依然内向依然学不来那些左右逢源、八面玲珑......这些我曾经的想象在现实面前成为了泡影,虽然有些失落,但也因为我还是曾经的自己而感到熟悉和幸福。那些想象带给我的快乐已经真实存在了,它已经实现了它的真正用途,我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了。曾经一起奋斗的好朋友,在美国、日本、西班牙、北京、武汉、大连、聊城......交集少了,联系少了,每个人都过着自己的生活,身边又都有了新的陪伴的人,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事情,于是我就开始担心我们会不会愈走愈远,最后沦落到只是朋友圈点赞,偶尔聚会维系的关系呢?而现在我明白了,时间像一个巨大的筛子,它把该退出的朋友过滤了下去,而真正知心知底的朋友永远不会掉落。再次见面,几句无需寒暄,就总能找回当初的感觉,就像从未离开,待到重聚日,把酒话桑麻。 对现在的我来说,又有了时间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图书馆又恢复了它最原始的使命——借书。每拿到一本书,都能感受到沉甸甸的作者的思想。作者把自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历情感浓缩到一本书中,字字珠玑,他们写下的不是字,而是人生。每本书都值得我们去尊重;每个作者,都值得我们去崇拜。我认为,没有不好的书,只有不好的读者、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悲欢离合,每本书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我对于书的看法,与当初的自己有了很大改变。对于图书馆,也有了不同的心境。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传到授业解惑的好老师,它更转载了我的过往,我的幼年、我的青春,那些不可磨灭的所有,像一团不灭火光,使我的回忆和将来,流光溢彩。
作者:刘彦霞
到今天,我已经大学毕业一年了,回想起大学生活,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等,然而对我来说,图书馆是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因为那里承载着许多的记忆,让我至今回想起来都是那么的温馨和快乐。 从十几岁开始,我去过不少的图书馆了,有大有小,建筑风格也各有特点,但无论形式如何的改变,总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图书馆永远都是我心里的一片净土。 图书馆,是一个寻求未知的地方。我喜欢看书,历史的、人文的、科技的,喜欢读各种类型的书。每次去图书馆,面对着那么多藏书,总会激发人的求知欲。去图书馆,不需要有什么目的性,随手的拿起一本书,细细的品味,静静的思考,总会有所收获。置身于图书馆,我感觉我就是一颗小植物,可以尽情的进行"光合作用",而我的"阳光"就是那些图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读书之乐,在于怡性。 图书馆,是一个适合思考的地方。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在这个喧嚣的世界,很难再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我们需要思考,需要安静,哪怕只是一刻的放空。每当我在学校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或者需要做选择的时候,我都会一个人来到图书馆,享受这难得的安静,在这里没有人会打扰你,你的大脑也是飞速运转的。下次,大家有什么要思考的事,可以试一下图书馆哦。就算只是偶尔的放空,对于释放压力也是很好的方法。我们每天都忙于工作、学习和生活,确实需要这么一个安静的地方。 图书馆,是一个浪漫的地方。在爱情电影里面,如果故事是发生在图书馆里,那么套路一定是这样的:男女主角各自在书柜的一头走着,然后看中了同一本书,两人同时抬头四目相对就一见钟情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么巧妙的浪漫,但是也不乏一些温馨的相遇。我大学舍友,便是在图书馆遇到了她现在的男朋友。两个人都喜欢课余时间泡图书馆,所以经常会偶遇,几次下来,男生主动跟我舍友打招呼,久而久之两人从朋友发展成了情侣。生活中就是因为有这些无处不在的小惊喜,才让生活这么的耐人寻味。
图书馆,也是一个奋斗的地方。每年考研季,多少考生在图书馆这个地方挥洒汗水,书写梦想。还记得当年跟你一起奋斗一起学习的小伙伴吗?每天天还没亮,大家就背着书包去图书馆抢座位,书桌上总是放着几十本考研资料。日复一日,大家在这里埋下了希望的种子,用心浇灌,为的是自己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当自己没有斗志的时候,去图书馆学习吧,因为这里到处都充满着正能量,抬头看看身边的同学,一个个为了理想奋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图书馆,心灵休憩的港湾。多少次回想,这里总是我记忆最深刻的地方,因为这里有知识,有梦想,有回忆,还有欢声笑语。
作者:卢立静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初中时老师经常提到的一句话。要想在人生道路上走得远走得稳,就必须努力钻研多读书。成功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一点点的吸收知识,一步一步成长,才能在"厚积"中得以"薄发"。 老师的谆谆教诲,朴实而又温暖,至今还萦绕耳边。记得中学毕业时,班主任老师曾经让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毕业后像他一样当一名学校的老师。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阴差阳错,我考取了济南第四职业中专图书管理专业。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好奇、懵懂伴随着我走进了图书馆的世界。我意外的发现,这些看似枯燥的课程于我而言竟然有一种说不清的吸引力。在学校期间,我系统的学习了图书馆学概论、图书分类、读者工作、图书馆藏书建设、工具书的使用与检索方法等一系列的专业课。经过系统化的专业学习,我对图书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开始强烈地向往着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才能。令人惊喜的是,毕业后,由于成绩优秀,我被分配到济南市图书馆工作,从此我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与图书馆的情缘,是一个奇妙而又充实的旅程。风风雨雨近三十年,我从一个知识浅薄的女孩渐渐成长为成熟知性的母亲,从青春年华风华正茂到不惑之年两鬓斑白,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图书馆。 我见证了济南市图书馆近三十年的变革,从最初的闭架借阅到半开架借阅再到现在的开架借阅,从最初的面积不足1千平米的二层小楼到面积为0.9万平米的六层大楼,再到现在的近4.1万平米的图书馆新馆。不仅仅是借阅方式和馆舍条件的变化,RFID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科技的应用让图书馆服务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博尔赫斯说过: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因此,很多人羡慕我们的工作,羡慕我们徜徉在书的天堂。然而,殊不知,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我们的任务是搭建读者的天堂。分类、上架、整书、推荐书目,图书馆现有藏书195余万册,这一本本图书都是靠我们的双手排列在书架上。
2013年的8月底,图书馆新馆交付使用。为了赶在"十艺节"开馆,我们奋战了一个月,每天不停地拆包、分类、上架,每本图书上都撒着我们的汗水,最终将图书全部上架,为读者搭建了通往知识的天梯。在付出劳动的同时,我也收获了读书的便利。 记得刚到图书馆报到时,图书馆的老师带领我们各个楼层各个科室的参观。当来到借书室时,我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我被书架上各种各样精美有趣的图书吸引了,有故事书、人物传记、历史书、养花养鸟、建筑装修等等,它们正排列有序的站在那儿,好像对我说:"欢迎你来看我"。从此我就畅游在书的海洋里,我不但阅读了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美国盲聋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周国平的《妞妞》、《千年一叹》、林语堂的《风声鹤唳》《京华烟云》、萧红的《呼兰河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沈从文《边城》等。 记得有一位名人曾说过:"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图书管理员,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直到我毕业后,被分配到图书馆才深深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的确,每天在书的世界里神游,能够使人视野开阔、知识渊博,而且大有亲临古代战场的厮杀搏斗现场,与古今中外名人进行面对面交流等亲临其境,亲闻其声的感觉。我像一个幼年的萤火虫,在他们给予我的一盏细小的灯火的照耀下,游历文明的河流。最终拥有自己的一点光华。寂静归于沉寂,我像一个灵魂饱满的孩子,将读书的体会安静的写了出来。犹如进入神秘莫测的未知世界,我求证着,如若一个探索智慧源泉的哲学家。 读书是美妙的,它可以带给我们快乐,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没有阳光。
作者:孙燕
我与济南市图书馆结缘于一场讲座。 那是今年年初的时候,我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市图书馆新馆要举办一场郑连根老师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理念》公益讲座,兴奋之余赶紧拿起手机给图书馆的老师打电话预约名额,生怕晚了就报不上名了。第一次来到市图书馆新馆时,就被它大气磅礴的外观惊艳到了,"三馆一院"的设计让市图书馆不仅与其他建筑融为一体,更让它们之间相互串联起来,为市民休闲、娱乐、学习打造了一个好去处,犹如一颗闪亮的钻石,镶嵌在西部新城,让这里聚集了大量的人气。在图书馆,即便是第一次来,也不会迷失了方向,馆内的指示牌就是最好的向导,指引着人们去自己想去的区域。 讲座是在地下一层的尼山书院举办,来听讲座的人很多,占满了大半个教室,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本子和笔边听边记。在这次讲座中,郑老师以儒学为本,通过从《大学》、《论语》中提取的教育观点,来展示古代教育家在教育方面的精髓,重点阐述了教育界鼻祖——孔子的教学艺术,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等。这些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即使是放到现在也同样适用,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可以从这些儒学观念里汲取宝贵的经验。这次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国学知识,还帮我开启了探究知识之门,从此,我只要周末有时间,就会来图书馆听讲座。 这一场场的讲座包含了各个领域的知识,有关于国学知识的,有关于书法方面的,也有关于手工制作方面的,而我就像一块吸水海绵一样,用这些丰富的养份来充实着自己,业余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图书馆提供的各类活动中,不仅有公益讲座,还有朗诵比赛,对于像我这样的读诗爱好者来说,这次的朗诵比赛是一个绝佳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所以,我也是积极地参与到这次的活动之中。从诗歌的选择,到配乐的剪辑,无不事无巨细。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每天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深情并茂地背一遍参赛的诗篇,哪个地方需要断句,哪个地方需要提高声调,音乐要从哪一节开始跟进,这些细节早就深深地刻进了脑海里。为了提高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我还详细查阅了作者的资料以及创作背景,这让我对自己喜欢的诗人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比赛的结果已经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欣赏了很多优秀选手的朗诵作品,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图书馆带给我的改变还有很多,以前,我是一名资深宅女,放假在家不是看电视剧就是上网;现在,我喜欢在工作之余泡在图书馆里,翻阅自己感兴趣的书刊。没办借书证之前我喜欢用手机下载电子书来看,而现在,我却喜欢纸质书带来的书墨香气。在与图书馆结缘的日子里,知识带给我的快乐是任何其他事物所无法比拟的,我会把这份快乐延续下去。
作者:郑月
二零一四年大年初一,我来到济南市图书馆新馆,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 外面的天空似乎并不作美,零星的小雪时有时无,整洁明亮的市图新馆彰显着高大上的西城气派,馆内的设施散发着温馨安雅的气息,烘托着极好的读书感觉。经常让自己畅游在知识的海洋,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的充实和快乐。可能是因为过年的档期,人们都忙于走访应酬,所以在馆人并不多,但是馆员们的书籍管理工作依然有条不紊的进行。在电子阅读区,人们从网络上便捷的查找着各类的资料,,阅览者只要用指尖轻轻触动大屏幕,实时更新的电子报刊资讯一应俱全。报刊杂志阅览室里,各种杂志摆放整齐有序,干净的桌椅和造型别致的蘑菇型小台灯,让读者感到家一般的舒心。 来到三楼阅览区,读者先从入口处领到一枚代书板,当找到自己中意的图书后,将代书板放置到此。这是图书馆比较创新的管理方式,不但对书籍管理进行有序的分类,而且对取书者和读书者,都是一种便捷的寻书方式。 喜欢这种不被人打扰的感觉,可以沉下心独自享受这份难得的惬意。在阅读中,我学到了各种各样的专业知识和生活常识,无论是纯技术类的计算机软件操作,还是保健养生类的家庭用书,抑或充实自己心灵的小说散文诗歌美曲,它们带给我的不只是一本书的价值,更多的是提高了我的自学能力和生活质量,加强了身体保健常识,也是我了解社会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可以说去图书馆读书借阅,是我业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有段时间不去那转转,总觉得缺点什么;如果来图书馆不借上几本书,会觉得自己白来一趟。而每次借到的书籍,我都会最大限度的续借到最大期限,为的就是能充分汲取书籍中的知识。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借书。每次从图书馆淘到自己寻找已久的书籍时,我都会如获至宝,赶紧刷卡借阅,生怕别人给抢先一步。 我很关注图书馆搞的一系列国学讲座活动,也很向往去学习"尼山书院"的讲座,但是总是因为有其他原因而错过,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一定积极参加。
目前,图书馆配备的"图书消毒器"十分人性化,使用也非常便捷,让各位借阅的读者带走"放心书"。还有"图书漂流区",读者可以将自己的图书最大限度的漂流给其他读者……这些关系到每位读者的贴身服务项目,更加彰显了图书馆工作"切民意,贴民心",细致周到的公益性,值得大力推广。要说图书馆带给我的收获和成就感,是我参加的首届图书馆评书荐书活动,自己的征文"生命. 友情.爱—— 读《夏洛的网》有感"被馆采纳,这对我来说是个极大的鼓励和鞭策,让我对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增加了我去馆借书、认真读书的热情。因为离图书馆距离不算近,我都很珍惜每次去那里的光阴,总觉得时光能不能再慢些,在里面才选了几本书,就响起《回家》的闭馆音乐了。 新年伊始,我与图书馆相约,预示着一年都丰收知识,不断进步,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实现心中美好梦想的阶梯。
作者:韩莉
七岁时我已经认几百字了! 也许是天赋,比我大一岁的姐姐,学汉语拼音时,我就在她身边听、看、读,不知不觉我会了,比她用新华字典查字速度快记性牢,为此本身偏爱我的母亲愿意我看书,让姐做家务。 那时我住在这家大型国企的家属区,六十年代所谓的家属区就是一排排石头房,砖瓦房都少,一座三层楼是单身公寓,在靠近家属食堂的地方。有一天我去食堂打馒头,有个大哥哥带的菜金不够,我买完馒头还剩下三分,就给他,买了四两馒头。 他非要我第二天在单身公寓楼下等他,还我菜金,我大着胆子问:大哥,你能带我进图书馆吗?哪怕进阅览室。他一愣,又笑了,你是为了看连环画报吧?没问题! 图书馆坐落在厂区与家属区相连的一座小桥东面,一溜大瓦房,白天都亮着几排灯棍,有一次从那里经过,窗外望去,人们坐在那里,静静的读书、做笔记,五颜六色的报刊杂志在书架上放着,铜版纸封面泛着光、、、、、 父亲是个忙碌的工人,不看书,母亲是家属,没有工作证,没资格办借书证,大哥把我带进图书馆,进入了知识的海洋,鱼儿从此欢快的遨游。 这个有四千人的大型国企,藏书量非常丰富,除了那个地面木地板的档案室屋门紧锁,偶尔有人拿着领导签字的人进入,其它房间职工随意进入。图书查阅,阅览室,资料室,我们小孩认为神秘的不得了的地方,大哥都带我进入了。直到我长大了,才明白我能进,其它小孩只有到寒暑假才能进的原因:大哥平日上班,业余时间是工会宣传队民乐班的,和图书室俩工作人员是哥们。
从小羡慕在窗明几净、宽敞亮丽又天天看书的图书馆上班,除了天性爱读书,还有我看到的这两个工作人员是几千人单位里最漂亮的女性。领导真的怜香惜玉,不让她们在这个环境上班,是暴殄天物。她俩,一个是单位汇演的报幕员,仪态万方,字正腔圆,一个小巧玲珑,五官精致,是出名的女高音。家属区的女人常常醋意十足的对男人说:是漂亮,但矬人高声。 最早大哥借书时,借两本,他一本,我一本。我的是某某年度优秀短篇小说选,他的,我看到,《译林》和《啄木鸟》等推理小说。有一段时间,我和同学交换书籍,我看了《阿佳莎克里斯蒂丛书》,并且和大哥交流,镇住他了,从此,他的书看完,续期,让我看,然后还。 我的读书生涯起于这个厂办的图书馆,--如果我出生农村呢?如果不是这么大型国企呢?如果单位领导不是如此重视文化呢?你能找到免费的提供优良环境、图书时时更新的图书馆吗? 如果有命运之说,因为这座图书馆,我时常感到自己的幸运。从此,我的学业,我的工作,工作后的追求,无时不受她的影响。对知识的追求,对人性的洞察与怜悯,对国家的责任和报效,都与这座图书馆提供的书籍有关,她树立了我的人生观,让我深深感到,书籍给人的力量是无形的,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书香弥漫一个人,一座城市,会改变千万人的命运。 感谢你!图书馆,我的启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