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泉鉴赏 ------
------ 名泉动态 ------
------ 名泉图库 ------
------ 名泉视频 ------

历城其他泉池


  
  玉漏泉  又名天井泉,在港沟镇芦芽岭村南之天井峪云台寺遗址。清康熙、道光《济南府志》有载,称:在云台寺西岩下,“一名天井泉,点滴之声与铜壶不异”。清乾隆《历城县志》载:“云台寺,在桃花岭东,一名天井,依涧筑台,依台筑寺,下有甘泉,石䅟重重,盛夏无暑。”明代诗人李攀龙有诗曰:“古寺马蹄前,荒山断复连。阶危孤石倒,崖响乱泉悬。”明朝诗人许邦才也有诗吟道:“初宿南岩天井寺,便听一夜石泉流。”今泉水自古寺西侧30余米长的棚厦式岩顶渗出,点点下滴,犹如颗颗玉珠漏落,故名。泉水垂落于岩下天然水池,叮咚作响,清脆悦耳。

  大 泉  在港沟镇桃科村南,桃花岭西北之麒麟山阴。清道光《济南府志》着录,称“在大泉岭上”。据乾隆《历城县志·山水考一》载,大泉岭在桃花岭西北。今泉水自崖缝㧏㧏流出,淌入圆形池中,四季不竭。因附近缺水,虽流量不大亦呼之为“大泉”。泉旁有“泰山行宫”古迹。东流泉 在港沟镇郭家村西南之乡义寺遗址。俗称南山泉。清道光《济南府志》载:“南山泉,在黑龙峪绝巅。”今水自岩缝流出,汇落三面石砌的长方形水池,常年不涸。岩壁上刻“东流泉”三字。泉旁尚存有乡义寺的石塔、桧柏、五角枫等遗物。

  淌豆泉  在港沟镇伙路村南之淌豆寺遗址。清乾隆《历城县志·卷十八》和道光《济南府志·卷六》有载。传说因感念此处岩洞曾淌豆接济李唐军士粮饷而得名。今泉源在岩壁上,水自岩缝流出,经凿石修建的长方形池,顺山势北流,汇于石坝拦截的蓄水池内。泉旁伴有一株挺拔高大的古银杏树。

  滴水泉  又名清泉、清水泉,在港沟镇坞东村东北侧河东崖。名列金《名泉碑》。元《齐乘》载:“一名清泉,在西务北。”明晏璧《七十二泉诗》称之为“清水泉”。清道光《济南府志·山水二》载:“清水泉,在西务北。”今坞东村与相临的坞西村通称为西坞,又称西梧,即古之西务。因有“清水泉”一名传称,后人便误将柳埠神通寺滴水泉认作为《名泉碑》之滴水泉。今泉所处河崖高20余米,曲折长约50米,崖顶岩石探出如厦,崖壁枝柯悬生,被称为“滴水崖”。泉自崖厦下渗出,顺崖壁滴滴滚落,故名。水滴处青苔铺绿。冬季,形成数丈高的冰挂,蔚为壮观。

  老 井  在坞东村南,河南崖下。为东西相距6米的两眼井泉,直径均约1米。西侧之井,深八九米,水最盛。

  灰 泉  在老井西南百余米处的河东崖。泉自崖壁下端小石穴中流出,淅淅沥沥滴落于崖下自然水池,尔后流入河中。东峪泉 在坞东村东南约800米的山峪尽头。泉从岩穴中流出,汇入五六平方米的浅水池中,尔后沿山峪漫流。

  双女泉  明晏璧《七十二泉诗》着录。清道光《济南府志》有载,称“在西务西坡”。今调查已无人知晓。

  大 泉  在坞西村西俗称“大泉沟”的顶端,白云山主峰东北向山梁东侧的陡崖下。与龙洞之白云泉隔山梁相对。泉从石罅中流出,汇为两面临崖的长方形水池,久旱不涸。池水碧绿,苇草摇曳。

  胡桃泉  明《七十二泉诗》着录。清道光《济南府志》载“在猪头岭北”。据乾隆《历城县志·山水考一》载,“猪头岭在大涧岭西”,为通往西营的要道。今失考。

  蜜脂泉  在仲宫镇西董家村西,玉符河西岸。水自砾石缝流出,澄澈甘冽,沿溪东流,汇入玉符河。久旱断流。

  簸箩泉  在仲宫镇朱家村西南峪沟西侧,峪东为黄花山。水自岩缝涌出,形成直径1.5米,状如簸箩的圆形水坑,尔后沿山峪东流折向北,汇入玉符河。涌水期较长,大旱时断流。

  鹿 泉  名列金《名泉碑》。在十六里河镇石匣村南,石崮寨(俗称“大寨”)山顶北侧崮头下。为高1米,深1.2米,宽0.7米的半天然石洞。水自石洞岩缝流出,汇于小浅水池中,不溢不涸,清冽甘美;乡人奉若“圣水”,称饮之可祛病除疾。洞前有“碧霞祠”,供碧霞元君牌位。白公泉明《七十二泉诗》着录。明崇祯《历乘》载:“在开元寺西”。清乾隆《历城县志·山水考一》和道光《济南府志·山水二》载:在卧虎山后。今失考。

  珍珠泉(双龙泉)  在郭店镇山前村北,虞山东坡。虞山,为地处山前平原的一座孤山,松柏苍郁,岩石嶙峋。昔日,山上建有泰山行宫等庙宇,颇有名气,每年农历三月举行为期4天的庙会,远近香客、游人如云。清乾隆《历城县志》载:“康熙四十四年大雨,有泉出于山巅,至今不涸,土人名之曰‘神应泉’。”后来,此泉衍称为“双龙泉”,因位于白龙石、黑龙石之间而得名。民初《续修历城县志》载:“双龙泉,在虞山白龙石、黑龙石之间,一泓澄澈,岁亢旱不涸,祷雨辄应。前志载‘神应泉’,疑即此泉。”岁月迁延,历史泉名失传,今珍珠泉疑即昔日之神应泉、双龙泉。据村民介绍,珍珠泉旧时泉源旺盛,是庙会期间每天数万人的饮用水。今泉池为直径20米,深5米左右的天然水坑,终年不涸。坑底淤积严重,平时积水约1米,水质浑浊。盛水季节,水深可达3米左右,水澄澈。山上的古庙宇早已荡然无存,庙会也已不再,山上遍布采石的矿坑。

  洗砚泉  清乾隆《历城县志》转述王士祯《香祖笔记》载,济南城北砚溪村一带,四面皆是稻田,园圃中有一清泉,相传是元朝文学家赵孟的洗砚泉。一日,园丁整治菜畦,从土中挖出一方石刻,洗净一看,上面刻有用篆体题写的两首诗,其中一句曰“泉声振响暗林壑,山色滴翠落莓苔”,诗后刻有“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赵孟题”字样。乾隆初年,此石刻尚遗存在臧家屯(今属北园镇,位于小清河畔)。今藏于济南市博物馆。据调查,今臧家屯村中街旁,昔日有“一品泉”,泉池为圆井形,直径约2米,井口覆以大青石,间隔成“品”字形布局的三眼小井口,故俗称“三眼井”。泉井东侧为臧家屯,以西即为砚溪村(今已连为一村)。村民用上自来水后,泉井渐趋荒废,后拓宽街道填埋于路下。疑此“一品泉”即古之洗砚泉。

  煮糟泉  名列金《名泉碑》。元《齐乘》曰在“四里山南”。早已失迷。据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载:“今考山下无泉,或即道旁野井也?”但晚清郝植恭又将此泉列入《七十二泉记》,然而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则又称:“相传在城西四里,今失考”。

  炉 泉  名列金《名泉碑》。元《齐乘》曰在“南山下”。明崇祯《历城县志》已载:“今迷莫考。”晚清郝植恭又将此泉列入《七十二泉记》,但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则称:“在县南千佛山下,今失考。”

  南煮糠泉  名列金《名泉碑》。元《齐乘》曰在“⺮(同“蜡”)山窝北。”清道光《济南府志》已载:“县志云今涸。”

  一勺泉  清道光《济南府志》载“在佛洞下”,并引康熙《济南府志》语“池仅如盆,挹取不匮”。今为何址不详。


济南市图书馆 版权所有 ‖ 济南市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