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泉鉴赏 ------
------ 名泉动态 ------
------ 名泉图库 ------
------ 名泉视频 ------

玉函山风景区及周围地区泉池


  
  玉函山,又名兴隆山、小泰山,位于济南市南郊,地处历城县十六里河镇。海拔523米,是济南近郊最高山峰。山阴曾为佛峪寺,有隋唐石窟造像百余尊。山上和周围地区现有泉池共10处:蕊珠泉、王母池、鹁鸽泉、灰泉、大泉、沛泉、永清泉、东峪泉、花山峪二泉。另有地址不详者1处。

  蕊珠泉  在玉函山阴佛峪寺遗址。清道光《济南府志》有载。一股细流在原寺内西侧岩壁上渗出,注入方池。因细流撞击,池内常有水泡泛起,如蕊珠,故名“蕊珠泉”。盛水季节,泉水溢出,从北面的石隙中泻出,顺势跌落崖下。夕阳返照之时,从远处看去,犹如一道金线,景观甚奇。若值深秋,红叶满谷,黄花遍野,翠柏相映,景色更佳。

  王母池  位于玉函山巅。山顶平阔,东侧原有兴隆寺,亦叫卧佛寺,建于唐代。西侧原有宋代所建的泰山行宫,因祀泰山碧霞元君,所以也叫碧霞祠。现寺院遗址仅存少量建筑。王母池在碧霞祠废墟北侧,形似方井,亦称“瑶池”。传说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并有“惊鸟留玉函”的故事传世。相传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回驾来到池边,使池边一鸟惊飞。鸟飞处留一玉函,所以后人将此山称作玉函山。

  鹁鸽泉  在玉函山佛峪西端,鼓楼峰东侧林间路旁。水自岩缝流出,积于天然池内,旱时断流干涸。

  灰 泉  在玉函山北坡登山路西侧密林中。水自石缝涓涓流出,积于直径1.3米左右的圆形浅池,时有枯竭。昔日为僧人饮用山泉,今泉旁尚有清雍正十年(1732年)《佛峪灰泉记》碑。

  大 泉  在玉函山安息园西侧山腰处。为长8米左右天然泉池。水自岩缝流出,积于池内,清澈见底,常年不涸。

  东峪泉  在玉函山北侧柏石峪村南。因源于东峪岩下,故名。泉水自深4米多的岩洞流出,顺山势层层下跌,沿峪沟北流。洞周岩壁湿润多水,夕阳返照熠熠生辉。

  沛 泉  在柏石峪村南,帅旗峰下果园内。因泉源丰沛得名。泉旁石壁上刻“沛泉”二字。水自岩壁多处缝隙中流出,积于方池,清澈见底。水盛时漫溢外流。

  永清泉  在玉函山东侧,花山峪村南峪中。为3米深井形泉池,水盛时溢出,沿山峪漫流。池旁有1966年所立泉名碑。泉东南5米左右岩壁上,还有两眼季节性山泉,雨后,腾突喷涌,与众多山泉汇流,沿山峪下泄。

  花山峪二泉  在花山峪村大街旁。南北相距百余米各有一井形泉池,是村民饮用水,俗称“泉井”。南泉东临山峪,料石砌成石台,巨石铺面。北泉略小,形制同南泉。水皆四季不涸,盛时漫溢。云外泉 清道光《济南府志》着录,称:“在函山佛峪”。今已失迷。


济南市图书馆 版权所有 ‖ 济南市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