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小课堂——巧手制作木质彩灯

  张灯结彩迎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做一盏木质彩灯扮靓春节吧!

  本周六(26日)上午10点,由济南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七彩泉美工坊”推出的“鲁班小课堂”系列手工活动,精彩继续进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巧手制作木质彩灯”,新春将至,让我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做一盏精美的木质彩灯,一起来扮靓春节吧!本次活动的地点为济南市图书馆新馆负一层国学传习室。

  众所周知,提灯笼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灯笼又称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会挂起象征团圆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灯、山水灯、花鸟灯、龙凤灯、鱼虫灯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灯笼植根于民间,装饰于节日,长期以来起着丰富劳动人民精神生活,反映美好愿望,美化节日环境的作用。

  关于打灯笼的由来也有多种说法,其中流传较广的一个说法是:元宵节打灯笼的习俗始于东汉时期,汉明帝刘庄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

  关于打灯笼的由来,民间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这3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3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本次活动,小朋友们可以在专业手工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制作和完成一盏木质彩灯。届时,大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手动脑,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一盏独一无二的精美彩灯,张灯结彩迎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这个周日,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盏漂亮的木质彩灯装扮我们的美好生活吧!本次活动为公益课程,如若参加,需现场缴纳材料成本费20元。

 

济南市图书馆

2019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