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化学者张期鹏做客市图,畅谈阅读家风传承——第30期“交享阅”读者沙龙回顾

  4月16日上午,第30期“交享阅”读者沙龙在新馆小报告厅如期举行。在第22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济南市图书馆特邀散文家、藏书家、文化学者张期鹏先生做客市图,从家风培育和传承的角度带领读者朋友认识阅读、理解阅读、热爱阅读、走进阅读。

  张期鹏先生是我省著名的文化学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随笔集《啊,莱芜……》、《淡淡的背影》、《做个真正的读书人》,书话评论集《莱芜现代三贤书影录》、《高莽书影录》等,主编有《春声赋——张炜创作40年论文集》等。张期鹏先生一直致力于文化公益事业,还一手创办了集藏书、讲学、研究、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垂杨书院。

  本次活动一开始,举行了张期鹏先生编著图书捐赠仪式。市图借阅部张咏梅主任接收了张期鹏先生向市图书馆无偿捐赠的图书,并向其颁发了捐赠证书。接着,张期鹏先生向在座读者带来主题为《阅读:中华民族极为重要的家风传承》的专题讲座。在今天这样一个快节奏、数字化的时代,阅读在家风培育和传承中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崇尚阅读,让家家弥漫书香,既是对良好家风的追求,也是对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的传承。张期鹏先生将本次主讲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探讨为什么要阅读,其次论证主题“阅读:中华民族极为重要的家风传承”,最后对如何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及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出相应的建议。张期鹏先生以自身经验为切入点,深入浅出的讲授让到场者受益匪浅。

  关于为什么要阅读,张期鹏先生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讲解。一是阅读对精神品质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他通过引用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的一句话“人是他所吃进去的东西”展开说明。如果你选择阅读,选择把阅读装进你的头脑中、身体中,那么你会成为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同时,主讲人强调,阅读是要有选择的阅读,读者需要的是好的阅读,需要精品阅读。二是父母阅读对孩子的培养起到的重要作用。张期鹏提到“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所以孩子行为习惯的好坏关键在于父母行为习惯的好坏。古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父母只有先正其身,养成一个热爱阅读的习惯,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阅读。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阅读既有利于个人精神面貌的培养,又能够培养良好的家风氛围,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于“阅读是中华民族极为重要的家风传承”这一主题,张期鹏先生旁征博引,采用充分的论据论证主题。从“至圣”孔子教育孔鲤开始,说明先学习、先阅读才能知礼明仁,阅读是基础。而后引用历史上四大贤母的例子说明教导孩子学习、读书的重要性。名人大家的成就,都离不开一个好的读书传统。阅读,是中华民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优良作风。张鹏举先生认为成人最重要的两件事不过是“读书、工作”,对于孩子而言则是“读书、学习”,老人呢则是“读书、保健”。所以,将阅读作为中华民族极为重要的家风传承并不为过。

  关于如何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并培养爱好阅读的有利习惯,张期鹏先生为到场者提出了建议。第一,要有书。古人读书是“车上,马上,床上”,随时可读,随处可读。所以,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的形成在于随手可以阅读,尽量做到每一个角落都要有书,这样潜移默化中给孩子灌输了阅读的理念,并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第二,多读书。因为只有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才能有所感悟。张期鹏先生鼓励大家读杂书,但是杂书要有所选择,“杂”不代表“烂”,每个人要有所选择,阅读须谨慎。第三,读经典。西方的经典名著,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都是阅读的重要内容,不能有所偏废,中华民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走向世界。第四,广交流。虽然说阅读是个私人化的事情,但是需要阅读交流。不交流,这样的阅读显得过于枯燥无味,自身的观点容易落入局限性窠臼,交流是让大家成长的过程。

  沙龙互动环节,到场者与张期鹏先生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交流。济南育英中学的学生代表提出,时间上的有限性和阅读的广泛性会存在冲突,二者的矛盾如何解决。张期鹏先生认为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是时间是挤出来的,如果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的话,二者的矛盾也会有所减小;同时,阅读的方式多样,可以选择性的阅读,也可以浅阅读,有必要的情况下选择精阅读。与此同时,也有家长提出孩子的浅阅读对其是否有效,以及浅阅读如何向深阅读转化。张期鹏就这个问题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浅阅读对孩子阅读爱好和兴趣的培养具有较大作用,而且浅阅读处在一个汲取大量知识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浅阅读最终会变成深阅读。

  活动最后,到场前50名读者获赠张期鹏先生编著《高莽书影录》一册。沙龙结束后,大家依然不肯离场,继续着阅读家风相关的话题讨论。张期鹏先生对本次沙龙感受颇深,他说,今天与图书馆读者的相遇是人生中一次美好的相遇。是啊,因为阅读结缘,共同感受阅读之美,享受阅读之乐,实乃人生之幸事。

 

 

 

 

济南市图书馆

2017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