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风传承 深沉父爱涌动——读《傅雷家书》有感

傅雷、朱梅馥、傅聪/著 傅敏/编

【查看馆藏】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一对父子之间的通信,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得到如此多的认同,则是《傅雷家书》不同于普通家信之处。这部家书既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又真实的写照,也是体现家风传承的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作。该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受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喜爱,并成为当代人对良好家风追求的导向标杆。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主要翻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等法国名家名作,尤以《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哲学》等译作最为著名。一百余万言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著述收录于《傅雷文集》。当代读者,大多通过家书才认识傅雷,甚至把书信家傅雷置于翻译家傅雷之上。《傅雷家书》则是他性情中的文字,不经意的笔墨,浓浓亲情跃然纸上。傅聪,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傅聪童年时代断断续续上过几年小学,主要是由父亲在家督教。后移居英国伦敦,只身驰骋国际乐坛五十余年,有“钢琴诗人”之美誉。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至1966年傅雷及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留洋在外并最终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洋洋万言,字字涌动,阅者无不为傅雷的精神感动。信中有对过去教子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子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子生活的嘘问和关心,“贯穿全部家书的情义,就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看一部家信录,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冰心世界,我不只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从中读到了他育子成才的人生真谛以及无言深沉、坚毅如石的父爱,以及对优良家风传统潜移默化的传承与坚守。

  掩卷后对书回想起来,感触至深的一点便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甚至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这也是一本微妙精致的欣赏指南。傅雷描述莫扎特的音乐时说“莫扎特的那种温柔妩媚,所以与浪漫派的温柔妩媚不同,就是在于他像天使一样的纯洁,毫无世俗的感伤或是靡靡的甜腻。神明的温柔,当然与凡人不同,就是达芬奇与拉斐尔的圣母,那种妩媚的笑容决非尘世间所有的。能够把握到什么叫做脱尽人间烟火的温馨甘美,什么叫做天真无邪的爱娇,那么我想表达莫扎特可以‘虽不中,不远矣’。”书信中关于古典音乐、中国古典文化、美术、字词、文句的思考无处不在。也许因为文学和艺术是相通的,大凡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着较高的领悟。不同体裁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读完后会产生不同的心灵感受;而风格迥异的各类乐曲,也会给聆听者带来相似的感受。秀美的散文,带来的是有如欣赏了清雅的钢琴曲后的愉悦;沉重的小说,带来的便是如同悲恸的交响乐给人的震撼;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歌剧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无尽的思考与回味。

  被深深触动的当然还有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父爱与谆谆的教诲。《傅雷家书》不仅在教人如何为人父母,也在警戒世人该怎样做人子女,更在指引着我们,对生活、对工作,该有怎样的态度和追求。傅雷教导傅聪要有计划地工作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时光消磨,要有“安排的技术”。他说:“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所以总是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授以家庭经济计划的经验和心得。他不时为儿子准备书,或是推荐好书,指导他们多看正经书,不能光把时间用于消遣读物。他还总是细心地指出儿子的书信中的错误,他告诉傅聪该如何用丰富的词语表达感情。等待儿子家书时的惶惶不安,收到信件时整天整天的兴奋,为儿子手抄6万字的“希腊雕塑”译稿,给儿子和儿媳用不同的语言写信,这就是天下父母心。

  父爱,并不如母爱般温柔与外露。如果说,母爱是那一泓清澈的泉水,而父爱,则深沉如大海,于无言中坚定、包容,源源不断地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还记得高中时候,爸爸在我十八岁成人手册上写下的那段话:“我们看着你摇摇晃晃的身影逐渐变得稳健,不知不觉迈入了成人的行列。过去只是想让你快快长大、成人,现在愿你快快成熟、成才。我们对你有一个祝愿,顺利地完成学业,承担起人生、家庭、社会的责任,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寥寥几句话,凝结着父亲从初为人父的喜悦与期盼,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女儿今后学业、事业、人生之路寄予的希望与引导。每每当我灰心丧气、踌躇不前的时刻,拿出这段话读一读,都会觉得自己瞬间又充满了能量,燃起了新的希望,坚定了要继续坚毅勇敢地去努力、去尝试、去做更好的自己的决心。

  在这些信里,流淌的不仅有温情,也有智慧,有对生活、工作和理想那朴素而又深刻的见解。这些家书里,包含着傅雷那颗炽热、剔透的心,触摸到的是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展现的是近代知识分子的家风传承。父子之间的感情因为艺术的崇高而得以升华,亦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的精神养料。于是,也明白了,为什么当年的大师,足以让后人高山仰止——他们创造了一个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德艺具备,人格卓越”。愿我们都能像傅聪评价的父亲那样,做一个“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人,将崇尚精神富足、注重自我修养的优良家风传统代代传承。

  作者:刘迎晓

  推荐图书:《傅雷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