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读《荣格自传》有感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   刘国彬、杨德友/译

【查看馆藏】

  

  开学后的第一天从图书馆借来这本《荣格自传》,怀着好奇的心情阅读它,不得不说它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和启发。之前在图书馆听关于这本书的讲座时,就已经充满兴趣,荣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着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他都有哪些思想,这些思想是怎样产生的?于是,我翻阅这本书,希望从中找到答案。

  《荣格自传》全书分为十二个章节,其中还包括序言及一些相关的信件。本书的前三个章节较详细的介绍了荣格的童年、中学、和大学时光,让我了解到他人生的前半部分,看到一个孤独寂寞又敏感自尊的小荣格,一个集矛盾于一身充满怀疑的中学生,一个朝着自己内心的追求而勇敢前行的年轻人。同时荣格用少许笔墨描述了他和弗洛伊德关系的变化,虽然内容不多,但在我看来可以说是荣格人生的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坚定地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尽管面对的是世人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他无所畏惧,因为内心有梦的人才是最勇敢的。在本书的后几章,荣格提到了他的重要思想和相关著作以及他后半生的一些经历,还有他对死后生活的看法。由于事先没有对荣格做太多的了解,所以读其中的一些内容会有所吃力,尤其是关于他思想的那部分,但在此我不想就荣格的思想、著作作出太多的说明,我的感悟纯粹来自于荣格本身。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全书中最感兴趣的还是它的前半部分,因为是自己已经经历过的人生,所以会和作者产生一定的共鸣。童年时期的我们对一切也充满好奇,既怀疑大人但又深深信任父母,内心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疑问,我从哪里来?我又会到哪里去?为什么此时此刻我会在这里?“我是那个坐在石头上的我呢,还是上面坐着他的石头呢”?种种问题充斥在心间却又得不到解决,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怀疑主义似乎被我们从精神中抹去,于是大家活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理性,少了些理想,少了些浪漫。荣格不是这样,荣格的疑问没有消失,反而随着成长越积越多,他敢于质疑敢于去想,所以他好像是走在社会的边缘,他试着融入那个时代,然而被告知要以放弃自己的主张为代价,他选择退出。青春岁月的荣格被孤独缠绕,无法向父母倾诉,不能被同龄人接受,于是他离群索居,耽于幻想,踽踽独行。

  然而荣格又是坚强的,他没有因为被世界排斥而反感世界,他始终在追求着,追求他认为是对的主张,追求心中的幻想。但有时候无所畏惧的追求意味着无法逃避的孤独,荣格毅然走上寂寞的这条道路,因为他明白真理比一味的附和重要太多太多,妥协只会丧失自我,迷失前进的方向,尽管这以不为世人理解为代价。于是他说“我的同时代人无法领悟我的幻觉的意义,因此他们看见的只是一个匆匆赶路的傻瓜”。当弗洛伊德饱受诟骂时他为其辩解“要是弗洛伊德说的是真理,我就会站到他一边。要是学术必须基本限制探索及取消真理这个前提,对于这种学术我将弃如敝履”,而这也似乎是他和弗洛伊德决裂的重要原因。一个人总要有所信仰,有着自己所遵从的真理,信仰被冒犯是不可原谅的,如果信仰都可以轻易被践踏,那还有何尊严可谈,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荣格给了我太多太多的精神启示,我不单单被他的思想所吸引,更重要的是他本身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他的敏感、他的孤寂、他的怀疑、他的自然、他的坚持、他的不屈服。他不骄傲自满,不妄下断定,“人是一个事件,它是无法自性判断自己的,而是或好或坏,得由他人来作出这种判断”。任何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存在的意义,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自尊自大,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也不要轻易屈服。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我们在时代的长河中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要学会思考,学会怀疑。一味地相信,欺骗的是自己;一味地妥协,失望的是自己。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精神世界的主宰者,有所追求,无所畏惧。

  作者:乐清

  推荐图书:《荣格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