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炽热的文心

孙犁/著

查看馆藏

 

  对文学的痴心,远不仅仅是那一场空幻缥缈的镜花水月梦,更不会止于那一段坎坷艰辛的寸步难行路, “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凭借一颗矢志不渝的文心,点燃了闪烁着文学精神的火炬,照亮了自强不息的创作之路,这些前行路上的点滴经历都被孙犁用白纸黑字的形式记录在了《孙犁散文选集》一书中。

  一篇篇铿锵有力的文章全景式地展现了孙犁一生热爱文学的心路历程,真实地反映出他坚定执着且无坚不摧的文学信念和写作激情。我是在当年从新华书店淘回家的,3年来,在迈向文学的曲折道路上,这本书一直激励着我奋发图强,于前进的行程中一路披荆斩棘、纵横驰骋,它可以说是我做人作文的指路明灯和动力源泉。

  1913年5月11日,孙犁出生在河北安平县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从一出生,家境的贫寒便一直相伴他左右。“母亲生了七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一年,农村闹瘟疫,一个月里,她死了三个孩子。”“我生下来,就没有奶吃。母亲把馍馍晾干了,再粉碎煮成糊喂我。我多病,每逢病了,夜间,母亲总是放一碗清水在窗台上,祷告过往的神灵。”“麦秋两季,母亲为地里的庄稼,像疯了似的劳动。她每天一听见鸡叫就到地里去,帮着收割、打场。每天很晚才回到家里来。她的身上都是土,头发上是柴草。”每次读到《母亲的记忆》,我的眼泪便会情不自禁地潸然落下,感受着孙犁穷苦的生存环境,我们自会在感慨中心痛,在心痛中叹服,生活的困境并没有击垮我们的一代文学巨匠,反而见证了他文学步履的坚韧与顽强。

  1935年的春季,孙犁失业在家,完全没有收入且还要靠家人接济的他依旧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他是一个物质生活捉襟见肘但精神世界丰富多彩的酸楚文人,他丝毫不在乎物质条件的富饶与贫瘠,只在乎文学意境的丰盈与满足。但当他的妻子婉拒他要钱订报纸的请求时,他却痛彻心扉起来,因为那是来自最亲近之人的质疑和不理解。

  “因为我的自尊心确实受了一点损伤。是啊,我失业在家里待着,这证明书就是已经白念了。白念了,就安心在家里种地过日子吧,还要订报。特别是最后一句:‘我哪里来的钱?’这对于作为男子汉大丈夫的我,确实是千钧之重的责难之词!”这是孙犁在《报纸的故事》中一段令我刻苦铭心、痛如刀割的内心独白,所幸的是,他的父亲出于爱子心切,还是满足了他订报的要求。“我坐在柴草上,读着报纸。先读社论,然后是通讯、地方版、国际版、副刊,甚至广告、行情,都一字不漏地读过以后,才珍重地把报纸叠好,放到屋里去。”由此可见,孙犁对文学的喜爱是发自肺腑的,这颗炙热的文心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血液中,与他的灵魂合二为一了。

  孙犁所处的写作时代,连年战乱,动荡不安,环境恶劣,他在《我的起步》一文中明确写道:“大的环境是:帝国主义侵略,国家危亡,政府腐败,生民疾苦。所以,我的创作生活一开始,就带有苦闷情绪和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革命渴望和新生追求。”生存的艰苦,生活的艰辛,犹如勒在脖子上的枷锁,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在温饱都成问题的那个乱世,孙犁能够矢志不移,孜孜以求,与清贫和孤寂厮守,一如既往地钟爱读书,坚持写作,用手中之笔不停战斗着,这种坚强的毅力和意志让我肃然起敬。

  “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噪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经受得清苦和寂寞,忍受得污蔑和凌辱。要之,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在历史上,到头来退却的,或者说是销声匿迹的,常常不是坚定的战士,而是那些跳梁的小丑。”(《<贾平凹散文集>序》)我想这也正是孙犁对文学的内心写照与深刻感悟,文学之路注定是孤苦的,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经历过跌宕起伏的人生,才会有大彻大悟的醒悟,继而写下名垂青史的佳作,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纵览风云岁月,孙犁在经受了命运的磨难后,依然钟情于自己的文学事业,始终如一地笔耕不缀,他用砥砺前行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完美地诠释了身为一名文学战士的坚守与拼搏! 

  作者:周伟俊

  推荐图书:《孙犁散文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