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指南。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应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把握其丰富内涵,并贯穿学科建设始终。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价值取向事关一国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用等关键问题,它反映着经济学的性质,决定着经济学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取向是人民至上,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一根本立场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通过剖析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解放自己,进而解放全人类提供了理论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我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学。

人民立场是一条贯穿于党领导经济建设始终的主线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党的发展思想的一条主线。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特别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改革开放之初,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目的是繁荣社会生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党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学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种把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幸福作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最终归宿和落脚点的思想,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取向,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崭新的时代特色,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独特意涵和价值追求,是理论价值维度、实践价值维度与方法论价值维度的高度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立场

基于人民立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体现以下要求:

在研究对象上坚持人民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关系出发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但研究必须遵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必须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立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就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作出明确回答。基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将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但同时重视生产力研究。立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求在思想上站稳人民立场,行动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破解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作为首要任务。

在标识性概念范畴上坚持人民立场。一门成熟的理论学科,必须拥有一套完整的标识性概念范畴。当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迫切需要对一些关键性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并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范畴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源于中国经济建设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其一,提出了一批具有原创性贡献的概念,如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将中国经济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新范畴上升到理论高度;其二,发展了一批具有创新性贡献的概念,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混合所有制经济、政府职能、市场机制等,这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已有概念内涵的进一步丰富。这些理论成果都体现了我国通过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经济实践,财富增进的目的正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立足中国经济实践探索,凝练中国经济成功经验,对一些关键的概念范畴作出新解释,赋予其更加科学丰富的内涵,创造出一套能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的完整的概念范畴。

在研究方法上坚持人民立场。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研究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唯物辩证法,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为解决时代问题而产生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会面临不同的阶段性问题,形成新的理论需求,进而使政治经济学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永恒主题,但在不同阶段,由于发展所处环境、机遇挑战的变化,在具体的发展目标设定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理论上需要与时俱进。例如,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迫切需要新的发展理论进行指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虽已显著提高,但区域、城乡、行业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且已成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如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2022-07-21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唐珏岚〔作者系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